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新闻公告 >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欧中法关系走向何方?——复旦大学中国研究员研究员宋鲁郑为我院师生做专题报告

2019-12-12 0 新闻公告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闻网

西电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宗宇)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增强学院师生四个自信,12月3日晚,应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邀请,旅法政治学者、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春秋研究院研究员宋鲁郑在信远II区106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欧中法关系走向何方》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文兴、副院长马得林、学院本硕学生和其他单位慕名而来的师生聆听了宋鲁郑研究员精彩的解读。报告会由人文学院副院长马得林教授主持。

面对着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宋鲁郑研究员层层剥茧、深入浅出,首先从西欧的经济地位、欧洲的人口、欧洲的面积这三个基本问题入手,通过物质条件现状来引导听众们真正认识欧洲。在此基础上,宋鲁郑研究员对中欧关系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阐述。他强调,通过双方的投资额度、对话渠道、合作伙伴关系等方面可以“充分证明在与欧洲的关系中,中国的实力在不断上升、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之后,宋鲁郑研究员由表及里,从经济关系、地理区位、国际局势等方面梳理了影响中欧关系的正反因素,使得同学们构建起了对于欧亚大陆两端两大经济体关系的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宋鲁郑研究员结合国家外交策略,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国当下的应对策略——加大在中东欧和南欧的活动、加强与极右翼政党的联系、维持与法国的长期友好关系、抓住欧洲一体化建设后续乏力的机会。

宋鲁郑研究员强调,法国是欧洲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未来中法关系的走向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欧关系的走向。由此,他对戴高乐时期的中法关系与当下中法关系进行了对比,并预测法国未来可能会通过价值观策略、支持一带一路策略、支持一个中国立场、对华免签、接受推广华为5G战略等方式提升与中方的关系。

宋鲁郑研究员讲述风格幽默,现场气氛热烈。报告会结束后,同学们就西方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读”、香港问题、法国种族问题等进行了提问,宋鲁郑研究员结合历史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独到的解读。

2016级本科生杨林感叹到:“宋老师的解读让我获益匪浅,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弱国无外交’。再过几天就是‘一二九’运动八十四周年纪念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正是通过这样一次次不屈的抗争站起来、富起来。我也相信,新时代的中华儿女一定可以靠着‘一二九’运动中勃发的爱国热情继续创造新的成就!”同学们听时事、懂时事、论时事,通过这次报告会,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国际局势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中欧中法关系走向何方?——复旦大学中国研究员研究员宋鲁郑为我院师生做专题报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