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我的“巡查”日记
文字:贾玉敏
2月25日,武汉晴热,最高温度24-25℃,我和同事马玥值守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包干区域:北三区13-20栋,南三区25、35-37栋,时间是上午9点至下午6点。
早晨8:20,带好口罩、眼罩和手套,考虑到天热,只穿了学院运动会发的运动服。从我暂时独居的银海雅苑小区地下车库唯一的进出口出来,照例要出示上周凭学校证明办理的,有效期为一周的小区出入证,保安很认真地看了,给我测量了体温后放行。
小区门口室外停车场进出口的杆子高高竖着,无人值守,也不收费,还有不少空车位,但我不开心,只觉得心里空空的。我把武汉市交管局发放的通行证放在挡风玻璃前,驱车去接马玥,他住在南湖珞珈雅苑小区。由于武汉市严控出行,学院只有我和另外一个突击队队员徐老师的车有通行证。
从武珞路上珞狮路,一路通畅,车辆稀少,车速不自觉的就超过了八十。看着车前的通行证,眼前掠过一排排安静的店铺和高大寂静的居民楼,情绪居然有一点悲壮。这几天在珞狮路高架上开车的时候,像是在做梦似的,真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我的脑子里甚至还浮现出《流浪地球》里的某个冰冷的场景。
是啊,一个多月以来,我内心不是一直在怀念昔日最讨厌的堵车和喧嚣嘈杂的广埠屯地铁口吗?我内心不是一直在想着希望能赶紧回学校上班吗?而我原来从来希望的都是早点放假......人啊,什么时候才能学会珍惜呢?
十分钟左右就接到了马玥,他也是全幅武装,厚厚的眼镜下面带了两层口罩。这时候我的眼罩起了雾,看不清路,只好掀到头顶,我知道,这个时期车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没人给修,当然,人更不能出问题。
车子很快穿过珞珈山地下通道,绕过地质医院到了附中门口,这也是现在文理学部唯一可以进出的门了。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几个执勤人员看了我的通行证,登了记,又测了体温,挥手放行,车子很快就到了北三区值守点。
我们分头换上防护服,戴上挂牌和袖章。我这次的白色防护服,比上次的蓝色合身一些,穿上不那么夸张了,感觉很好,让马玥给拍照留了念,也算圆了我的医生梦。马玥高大威猛,穿着蓝色防护服,衣服撑得鼓鼓的,看上去像一只萌萌的大泰迪熊,很好玩。拉着路过的新闻学院的一个朋友,给我俩拍了张合影,照片里的两人间隔挺远,直立着,有点严肃,也有点滑稽。
上午9点,开始巡查。巡查任务主要包括劝阻不戴口罩的,还有随意外出的居民,以及帮有困难的居民联系解决问题,随时关闭单元门等,特别是有确诊病例的门栋。我们值守的区域有12栋楼房,45个门栋。比较头疼的是总有不听劝又倔强的老同志不戴口罩外出,还有个别人坚持要上山散步和外出遛狗,有时候劝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有的居民习惯不关单元门,巡查人员就要时时关闭。另外还发现有的单元门破损无法关闭,有的人为将锁具堵死等,这些情况我们都一一向学校分管负责人进行了汇报。
今天太热,巡查了几圈下来,防护服不透气,浑身冒汗,马玥更是大汗淋漓,头发一缕缕粘在额头,看着有点狼狈。我和他开玩笑说,大热天穿着这身衣服走路相当于洗桑拿,他肯定能减肥。另外,由于上厕所不方便,我们都尽量不喝水,上次我坚持了6个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这次希望突破这一记录,否则防护服又要提前报废了。
之前巡查的时候,发现校园内有不少流浪猫狗,这次我带了面包和几根火腿肠。果然,今天又碰到了那些小家伙,我拿出食物丢给猫,它们很谨慎,都往后躲,不敢吃,不过等我们转回来的时候,火腿肠已经不见了,看来它们吃了。狗还是胆子大些,不怕人,可以直接喂它吃,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估计已经饿了很久。希望这些流浪的猫狗能够挨过这个春天,也希望山上的珞珞能安然无虞。
中午11:35,吃饭了。学校提供的盒饭味道不错,还有一个橙子,我们都吃光了,午饭后还领到了两盒莲花清瘟胶囊,实在很惊喜!
下午的巡查中碰到几个外出领团购物资的居民,我们帮着提东西,也会顺便聊几句,听的最多的就是:“你知道我们还要在家呆多久吗?”还有几个空巢和独居的老人,不会网购,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法参与团购,还有要充煤气卡的,在学校志愿者、学院和社区的帮助下,问题最终都得以解决。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这次疫情中凸现出来,武汉大学也不例外。以外国语言文学学院为例,目前退休教职工总数177人,80岁以上的就有54人,其中居住在校内的高龄老人有35人,空巢和独居老人10人。这些高龄的、空巢的和其他一些有困难的老同志是我们关注和服务的重点。
下午4点左右,到武汉大学校医院为学院退休的王老师拿药,由于此前同事蔡敏已经在网上预约挂号,所以整个过程很顺利。4点半,到南三区退休老师程老师楼下,取了她帮居住在校外珞涵屯小区的步老师买的一箱水果。
下午6点,值守任务结束,我们开车将水果送给步老师,之后经武珞路、雄楚大街到徐琼星老师家,将通行证带给他。车到徐老师小区门口时,隔着马路我看到徐老师穿着一身北京奥运会的运动服站在路灯下,一瞬间觉得他比平日多了几分英武之气。三人见面有点小激动,拍照留念,之后将马玥送回家。
6:40左右返回小区,照例检查出入证,测量体温。上楼回家后,立即消毒、洗澡、换衣服。
这次,我突破了上次的记录,做到了8小时不喝水不上厕所,看来人的潜力确实是无限的,开心,值得Mark一下!
(编辑:相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故事】我的“巡查”日记
相关推荐
- 【125周年校庆】2018武汉大学宣传片《珞珈新画》
- 武大这些集体和个人获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
- 4本著作入选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 【战“疫”故事】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去看樱花,好吗?
- 刘天罡萜类代谢产物挖掘平台再传捷报
- 校党委第二轮校内巡察各巡察组完成进驻
- 全国智能车竞赛我校夺得5个一等奖,综合成绩全国第一
- 我校获全国护理本科院校教师临床技能大赛团队特等奖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会议在我校召开
- 全球学者研讨水文科学与水资源高效利用前沿科学
- 全国高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排名我校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 专家学者共探经管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
- 【珞珈讲坛】吉林大学教授张福贵谈“小鲁迅”和“大鲁迅”
- 【战“疫”故事】共享电单车变“专车”,助力抗疫一线出行
-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我校摘得3个奖项
- 【党旗飘飘】武大纪检人之打好供应保卫战
- 【毕业季】弘毅学堂师生共话离别情
- 学者共话多学科交流与青年学者成长
- 【战“疫”故事】珞珈山的“90后”:听总书记的话,交出最好的答卷
- 第十七届全国高校GIS大赛我校获两项一等奖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