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武大】健康学院4名本科生被哈佛大学录取
通讯员:陈亚新 焦丽
近日,健康学院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焦安琪、侯兆勋,2016级全球健康学专业谭安然、郝佳媛等四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陆续收到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健康学院以培养“与国际接轨、国家需要的高精尖创新型人才和行业领军人物”为目标,近年来,借助学院国际化平台和优势,每年均有15%的毕业生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等国外医学名校深造。
国际交流平台,探索广阔天地
在黎浩和李锐两位老师的悉心引导下,谭安然打开了探索全球健康领域的大门,先后参加美国夏威夷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暑期交流,赴马来西亚参加第50届亚太地区公卫大会,参与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WHO研究所合作课题,这些经历触动她对专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创新想法,找到心仪的专业研究领域,也结出了“果实”。大学期间她参与发表10篇SCI和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大一阶段的侯兆勋,曾经历一段迷茫时期,在了解到学院国际交流项目之后,他决定尝试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去泰国玛希隆大学、尼泊尔加德满都大学、赞比亚大学短期交换,加入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暑期研究项目,这些丰富的公共卫生交流学习经历,让他加深了对公共卫生的理解,最终找到了从事公共卫生事业的初心和信心。
亦师亦友精心培育,学业科研相得益彰
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大一开始即为本科生选聘导师,从学习、生活、就业等全方面全方位全程指导学生们成长,重点培育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兴趣。
大一时,焦安琪已经在向浩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环境健康领域的大学生国创项目。随着调研的深入,她清晰地认识到全球环境的严峻态势,萌发了科研兴趣,并逐步演变为对自己热爱专业的不懈追求。大学期间,她成绩名列前茅,GPA3.89,发表SCI论文6篇,在第四届大学生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作英文口头报告,获得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最终被心仪已久的哈佛大学环境健康学专业录取。
侯兆勋的科研之路离不开导师毛宗福和何启强两位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从开会讨论,建立数据库分析数据,到论文撰写和几轮修改,直至论文发表,导师们的指导事无巨细。这些经历一点一滴汇聚起来,他心怀感恩,也受益匪浅。本科期间发表4篇SCI就是他努力和实力的最好见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中展青年抱负
郝佳媛的两段海外实践经历——尼泊尔实践交流和西雅图的暑期科研项目改变了她的人生。面对学院众多的交流项目,她毅然选择了去不发达地区,在尼泊尔1个月的亲身经历让她从更广阔的视野对公共卫生有了深切认知。而后,赴西雅图的暑期科研让她获得了宝贵的公共卫生的下现场经验。这些经历铺就了她的哈佛之路。
与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所合作跨国课题的实践经历在谭安然的大学生活中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课题需要,她前往尼泊尔实地调研当地社区和医院公共卫生状况,从而对专业有了深刻思考和重新认知,在与公卫领域专家交流的过程中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和未来的全球健康领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学生手札
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焦安琪:
由于加入导师的课题组时间早,我的本科生活在导师的指导和自己的努力下井井有条,平静而顺利的学业进程让我时常会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安于现状?出国从事环境健康研究的意义又是什么?直到专业课实践中,我发现,即使空气污染很严重,仍有许多人不戴口罩在操场上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在加拿大进行科研实习时,我同样发现,即使是组内的科研同伴们对空气污染健康危害的认识仍然局限。不论是否是科研者,我相信我们都有能力为更好的环境做出些许改变,因此我也愈加渴望在国外全球化的环境中广学博思,尽力而为。
武汉一直是多彩的城市,相信回珈时她愈加充满活力,绽放光彩!武汉加油!
2015级预防医学专业侯兆勋:
赞比亚大学的短期交换至今让我记忆犹新。那年,刚到赞比亚一个月,当地就爆发了霍乱疫情。赞比亚大学的老师带我们到疫情严重的社区进行调查时,我看到了当地落后的卫生条件,居民薄弱的卫生意识,深切感受到了当地公共卫生资源的缺乏,也触动我有了为未来全球健康事业学习和奋斗的想法。这些公共卫生的实践经历,让我加深了对公共卫生的理解,最终找到了从事公共卫生的初心。
武汉加油!中国必胜!待到樱花烂漫时,我们相聚在珈!
2016级全球健康学专业谭安然:
在昆山杜克大学交流学习的一学期是我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还记得,在医学人类学课堂上观看的一部纪录片“Bending the Arc”。影片讲述了一群满怀理想与激情的医务工作者在全球健康领域所作出的牺牲与贡献。身为公共卫生学子,在观看的同时我也对自己的未来道路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成为了昆山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实习生,开始探究如何结合创新技术以更好地改善人群健康,实现健康公平。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众志成城,我们共同战“疫”!
2016级全球健康学专业郝佳媛:
西雅图的暑期科研是我大学学习中最有趣的经历。当时,我参与的科研项目要求做一个烹饪实验,比较不同场景下的空气污染浓度与干预措施效果。由于实验要控制每天的食材相同,所以我每天都得煎牛排吃,吃了快一个月。好朋友羡慕我可以吃免费牛排,但实际上,因为吃的太多太久,最后一天闻到牛排的味道我都快吐了。然而,实验的结果非常有趣,在开窗的时候烹饪降低空气污染的效果最好,但同时风会把污染物吹向卧室,导致卧室里空气污染物浓度激增。科研中总是酸甜苦辣交织,但我觉得,甜的部分总是胜过苦的部分。
目前武汉正处于和疫情战斗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武汉人,我想对武汉说:我们一起走过了21个春夏秋冬,相信在第22个春天到来时,我一定能看到充满生机的你,武汉,我们一起加油!
(编辑:肖珊)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学在武大】健康学院4名本科生被哈佛大学录取
相关推荐
- 【党旗飘飘】武大纪检人之打好供应保卫战
- 学校集中培训本科生班级导师
- 专家研讨新时代共产党人价值观与廉政文化建设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直面重点难点痛点 谋划实招硬招新招
- 武汉大学与哈佛医学院携手开启合作
- 【战“疫”故事】华烽余: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担当
- 张好建教授团队白血病干细胞研究成果获突破
- 健康学院团队在《分子肿瘤》发文阐释细胞外囊泡和肿瘤免疫
- 向浩、陈功博团队发现空气污染影响血压
- 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武汉大学宣讲团成立暨集体备课会举行
- 【战“疫”人物】张建平:扎根基层的“多面手”
- 《细胞》发表医学研究院肖锐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
- 镭目科技捐赠1000万助力人才引进基金
- 全球青年学者研讨环境与健康问题
- 我校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
- 信息资源研究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
- 【战“疫”故事】“珈”人笔下作樱画,“珈”国之思绘笔下
- 六院士获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
- 【点赞】学雷锋纪念日 致敬白衣战士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举行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