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举行
新闻网讯(通讯员祁天、武瑞尔)4月26日,我校召开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出席,相关学院(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及基地秘书与会。
会议听取了学校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情况报告。
环境法研究所负责人秦天宝介绍了环境法研究所近几年的建设情况。他指出,近年来,环境法研究所在高端智库、理论研究、期刊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影响力不断增强,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同时,研究所在队伍结构、重大科研成果、对外交流和制度规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今后基地将继续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引进人才、扩大学术影响力。
法学院院长冯果表示,环境法研究所是法学院的“明珠”,希望学校和学院同心协力,从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对环境法研究所的支持力度。
针对环境法研究所提出的“核心竞争力不够强”、“基地建设活力不足”等问题,各基地负责人展开了热烈研讨。大家认为,新形势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要进一步加强标志性成果产出,提升国际学术对话水平,推进高层次学术队伍建设,希望学校在经费管理、制度保障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培刚希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进一步提升发展士气,解放思想,分类建设,形成战略性资源,为推进学校文科持续繁荣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增添新动能。
沈壮海肯定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取得的成绩,并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 “不充分、不平衡、不活跃、不显著”的问题。他强调,基地是高校学科发展的“眼珠”,各负责人要做到“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举措实”,发挥好基地的龙头引领作用,传承好前人的荣光,以高水平学术平台建设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
据悉,2018年学校7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发展势头良好,专兼职研究员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发表《中国社会科学》、SSCI、SCI、A&HCI等收录的高水平论文48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重点项目等9项,34项成果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5所基地进入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46篇资政报告被省部级以上单位采纳,学术影响力和社会服务水平都得了显著提升。
(摄影:邹承均 编辑:周丽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任联席会举行
- 上一篇:周圣军解决倒装LED芯片“卡脖子”问题
- 下一篇:师生共享民族文化盛宴(组图)
相关推荐
- 【科研战“疫”】赵杨团队开发的“复工复产地图”上线
- 【停课不停学】“铁嘴”汪连天为复工复产出谋划策
- 【科研战“疫”】夜光遥感助力监测中国复工复产“亮起来”
- 【珞珈讲坛】徐宗本院士畅谈前沿科学与数学的交互
- 【一线传真】基础医学院发展青年高层次人才入党
- 【停课不停学】火神山、雷神山建设团队战“疫”故事进课堂
- 武汉大学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 刘天罡教授利用无细胞体系挖掘羊毛硫肽类天然产物
- 付磊课题组超薄III–V半导体单晶研究取得新进展
- 澳门科技大学来校签署合作备忘录
- 科创赋能,百余项成果亮相武大专场
- 【战“疫”快报】分区培训,精准消毒
- 全球超算500强武大位列中国高校第二
- 【战“疫”快报】爱心企业捐赠我校防疫消杀用品
- 科学研判 主动作为 确保我校毕业生就好业
- 我校团队获第五届全国密码技术竞赛特等奖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来校调研
- 蹇宏:做新时代创业热潮中的破浪者
- “六老汉”治沙造林事迹感动武大学子
- 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来校调研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