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毕业季】离别很窄,感恩很宽
编者按: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文学院贯穿着“感恩教育”,学子们纷纷为学院留下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或者发展资金,留下自己印记的同时,也希望激励学弟学妹们奋发进取。
通讯员:赵恩宁、李秀慧、杨晨
六月的夏天葱葱茏茏地盛放, “九一二”操场静静盼望着,盼望着笑与泪的奏鸣曲,盼望着学士服衣摆扫过地面的“沙沙”尾音。虽然特殊原因下,校园仍未恢复生机盎然,但毕业季已悄然来临。
校园空荡,人影寥落。“文理学部”“大循环”的标牌悄悄被“毕业生返校专车”代替,触目所及,每一角景致都诉说着别离的到来。文学院的毕业生郭亚把行李堆在脚边,她想,再也等不来大循环了。
在来了无数次的食堂里,看着不用再抢的稀疏座位,郭亚切实感受到武大人的专属特征在逐渐抽离,“毕业”这个抽象概念逐渐清晰。校园卡等表明武大学子身份的外在物品已经不再重要,因为武大精神已植根在每一个学子的血液里。
作为疫情期间第二批返校的毕业生,郭亚在校园度过了极其充实的三天:领衣服、参加班级毕业典礼、拍摄毕业照片、与老师聊天以及最重要的——去振华楼送奖杯。
“学生创业大赛专场金奖”和“自强创业班创新大赛亚军”两座奖杯不大,沉甸甸的,摆在一起,晶莹剔透,棱角折射着耀眼的光晕。
郭亚记得,20多场正式比赛与数不清的练习赛、培训赛、预演赛,记得每一次站在赛台上讲演时的激动与微微眩晕。她甚至能清楚忆起那场金奖比赛时飞快的语速,忆起每一个奖杯背后凝聚的汗水和光阴。
创投峰会那天郭亚见到了毛振华校友,还拍了合影。如今,合影那天获得的奖杯又安静陈列在振华楼里,这或许是一个奇妙的巧合,又或许是无数武大学子与母校情感交融的必然结局。
早在毕业前,郭亚就对辅导员鄂茂芳老师说:“芳姐,我希望把奖杯留在院里,这些年的比赛中,你都在关注我,学院也在全力帮助我,这些奖杯都是我和学院共同的荣誉。”
琴声悠悠,情愫悄悄。文学院李昊洋决定把他的古筝留在学院。这把古筝是他六年前买的,陪伴了他四年的大学时光,不时被他带去与社团伙伴切磋、教导学弟学妹学习古筝、上台演奏。如今毕业,李昊洋将古筝送予学院,留下来给社团的后辈们练习琴技。回首四年大学时光,古琴是琴亦是情。李昊洋想让它留下来创造更多情,也代替他将自己对珞珈的情留下。毕业后,李昊洋将到美国乔治城大学留学深造,但琴在珞珈,就像自己还在珞珈一样。
等待冰消雪融 盼春风
共赴一场繁荣 如梦
时光匆匆 有始亦有终 道声珍重
各赴西东跃入 人海中
振翅化作大鹏 乘风
直上苍穹 追寻 我们的光荣 无穷
——李昊洋以武大生活为灵感创作的歌曲《乘风》
在李昊洋的音乐作品里,到处都是珞珈的影子。创作很难,但珞珈是他的灵感来源,返校时间只有短短几天,来不及将珞珈的每个角落都收入囊中,不过留下一把琴也能将自己的一部分记忆留在校园里。
李昊洋说:“作为一个爱乐之人,很多回忆都和古琴有关。文学院和古筝是我沉淀自己的两个方向,遇上古琴,在珞珈将自己和创作融合,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如今这把琴将替我留在武大,希望能够陪伴一代又一代学子,创造自己的珞珈独家记忆。”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楚静记得:2016年新生入学时,自己正担任军训一团的政委,郭亚和李昊洋都是一团的成员,郭亚是个爽朗的内蒙古妹子,而李昊洋是一个腼腆的北方男孩。转眼四年过去了,他们经历了人生的蜕变,已成长为意气风发的珞珈少年,对母校满怀感恩之心,正如振华楼前飘逸的对联所书:愿此去历经千帆前程如花似锦,再相逢初心依旧仍是珞珈少年。
走出校园,武大便从“我校”变成“母校”。大学四年虽然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却会让我们用一生来回忆它。院友杜艳洲和袁文魁都曾在毕业后向文学院分别捐助1万元和10万元活动经费,激励后学,如同当年母校推动他们向前努力一般。他们把自己的荣誉和羁绊留下送给学院,不只是为了在武大留下足印,更是期盼学弟学妹能有不断向前的动力,来日亦将自己所得赠予后人,回馈母校。
(编辑:付晓歌、相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别样毕业季】离别很窄,感恩很宽
相关推荐
- 专家学者聚焦长江经济带研究
- 武汉大学招生工作进入全面冲刺阶段
- 第37届樱花诗赛:诗咏战疫志,歌回九州春
- 物理系1968届校友毕业五十载再聚首
- 【停课不停学】化危为机:疫情中的网课与法学教育创新创业的发展
- 【停课不停学】“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线上研讨会纪实
- 【战“疫”快报】武大博士生宣讲团讲述抗疫故事
- 10院士领衔红莲型杂交水稻国际合作项目
- 【停课不停学】如何上好网课?教学名师来支招
- 【科研战“疫”】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服务抗疫前线
- 【战“疫”故事】我给村民生成健康码
- “珞珈一号01星”产品亮相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 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我校获3项一等奖
- 研究生党支部讲述生动战疫思政微课
- 徐红星团队在光子自旋-轨道耦合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六院士获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
- 【科研战“疫”】青年学术团队:把文章写在抗“疫”一线
- 金九银十,学校着力推进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
- 50万人线上探寻历史的厚重与温度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保密伴我行”保密宣传周活动启动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