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故事】我给村民生成健康码
编者按:自1月23日武汉“封城”以来,在战“疫”中涌现了许多令人心生敬佩、深受感动鼓舞的人和事,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伟大。特此记录抗“疫”点滴,展示出全员必胜的信心——同全国人民、武汉人民、武大师生一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吕宪伟是实验室2019级博士研究生,前段时间,他响应村干部号召,志愿服务,帮助家乡的村民生成健康二维码。
以下是吕宪伟的志愿服务感想
2月26日,村干部在村子的公共服务微信群里发出“在家大学生入户志愿帮助村民建立健康信息二维码”的呼吁。一直在家隔离的我,当时正觉着浪费国家粮食,看到消息,二话不说,当即联系村干部加入第二天的志愿服务团队,我觉得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也算是给抗疫、复工复产做一点贡献。
服务的对象是全体村民,任务是帮助村民利用“智慧沧州”APP建立个人健康信息,这些健康信息能够生成个人独立的二维码,在接下来的复产复工活动中将起到润滑剂的作用,防止信息重复登记,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我觉得挺有意思,跟咱们实验室目前做的智慧城市有异曲同工之妙。
工作虽然简单机械,但需要耐心。重复的信息录入动作、重复的解释话语、重复的敲门问候,到最后都不知道重复了多少遍,可这是必需的、必要的、有意义的。本村的居民大多数来自几个聚居的超大家族,外加一些散户。这让离开了家乡十二年的我有了一次重新认识村里人并且“对上号”的机会,比如A和B竟然是一家人,或者C和D是两口子,这种感受还是很有趣的。
我觉得这次政府号召蜗居在家的大学生走出家门,承担志愿服务是非常必要的。当下的大学生受过相当长时间的学校教育,理论知识颇丰,但是社会经验十分缺乏。参与基层群众面对面的工作,跟在学校参加学生会等工作完全是两码事,群众工作更为复杂、情况多变,需要加倍的耐心细致。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切实地体会到,“关心群众工作,注意工作方式”不仅是伟人选集上的一句话,真的是实际群众工作中重要的指导方针。
(编辑:周丽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故事】我给村民生成健康码
- 上一篇:【停课不停学】实践教学不停摆
- 下一篇:【战“疫”故事】战“疫”、科研绝不放松
相关推荐
- 【战“疫”故事】武大博士生抗“疫”助脱贫
-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我校位居第三
- 王建波团队氧化锌纳米线可逆结构相变研究获突破
- “珞珈抗疫”系列人物评选揭晓
- 【青春告白祖国】少先队员和团员青年一起过主题团日
- 【抗击新型肺炎】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进度,航天遥感人在见证
- 我校与合肥市开展产业战略合作
- 【战“疫”故事】玉带溪送药的一天
- 【停课不停学】口腔医学院举办第二次师生午餐会
- 【武大简报】电子资源助研学 精神食粮抗疫情
- 邓子新院士当选全球工业微生物学会首届主席
- 【战“疫”快报】校长窦贤康关心社区巡守工作
- 专家学者珞珈研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 【科研战“疫”】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服务抗疫前线
- 黄狮勇教授获2019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 我校上榜“湖北省十大法治人物、法治事件”
- 我校两种科技期刊获“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
- 口腔医院:远程医疗迈向国际 搭线非洲开展合作
- “青千+外教+特聘”接受教学培训
- 【科研战“疫”】“新冠病毒和疾病”系列学术讲座首讲开讲
新闻公告
- 校长窦贤康检查校园教学和生活秩序 10-03
- 汪成课题组在三维共价有机框架取得新进展 10-03
- 教育部来校调研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10-02
- 历史学院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10-02
- 后勤保障部党委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伟大抗疫精神 10-02
- 我校师生举行庆国庆升旗仪式 10-01
- 郑传寅40年戏曲民俗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09-30
- 百余人线上交流研究生导师育人方式 09-30
高考招生
- 武汉大学2017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8年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6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1武汉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武汉大学2009年部分外语专业单独招生简章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