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〇后”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孙晓丹 用“小清新”讲好“大道理”
作为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就业指导教师,孙晓丹第一面就让人印象深刻。这个“90后”女孩知性亲和且青春时尚。
2018年,孙晓丹荣获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入选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她还是“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专家讲师团最年轻的成员。
“有时候你的一次经历或者是与学生的一次谈话,可能就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我也要感谢这个岗位给我提供了一个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和平台。”孙晓丹说。
知学生更要懂学生
北京科技大学高等工程师学院2012级学生张辉入学后一直保存着一张“梦想火车票”,那上面写着自己大学未来的志向和目标,而开启这趟梦想列车的人正是辅导员孙晓丹。
孙晓丹在负责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近200余名本科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大一新生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张“梦想火车票”,以引领学生励志起航。在这趟列车上,孙晓丹即是“乘务员”又是“领航员”。
孙晓丹还针对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开展“寻梦大一”“逐梦大二”“铸梦大三”“圆梦大四”的主题教育,鼓励学子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为学生建立了多元的“综合积分制”评价体系,制定了个性化的“卓越任务书”,通过多种渠道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作为近乎同代人,孙晓丹与学生们更容易产生共鸣。她说:“学生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学生在干什么,我也要干什么。”平时,她不仅关注学生经常讨论的时尚前沿流行文化,还会花时间研究学生们喜欢的短视频、直播、游戏等,这让她和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
2015年,孙晓丹出战第四届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凭借扎实的业务功底、过硬的素质能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获一等奖;2018年,她成为“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专家讲师团成员,先后赴十余所大学进行思想政治课主题教育宣讲,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
正是这些“硬功夫”,让孙晓丹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且不断推陈出新。
用“小声音”讲好“大道理”
“竹板这一打,别的咱不夸,砥砺奋进这五年,真是顶呱呱。党的十九大,蓝图一描画。中国蓝图中国梦,咱能量大爆发……”十九大期间,北京科技大学校园网络微视频《青声系语》十九大专辑独树一帜,受到师生点赞。这是孙晓丹和同事一起策划制作的。
《青声系语》选取学生关注最多和点赞最多的热门话题和共性问题作为内容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小声音”讲述家国大事、民生百态。用同学喜爱的网络流行语、小段子或“梗”对内容进行加工包装,再来讲给同学们,一度成为流行校园的网络思政教育作品。
孙晓丹说:“如今信息的媒介非常发达,同学们需要的就是用一种他们可以接受或者认同的方式。”对于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谈心谈话以外,用好网络新媒体,才能为同学烹调出“精神大餐”。
孙晓丹还是北京市首批辅导员工作室“星辰大海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室”的骨干成员,该工作室着眼于“90后”大学生网络化生存的现实状况,主要开展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出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解释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化思想引领和深化工作研究。
因为“姓辅”所以“幸福”
从2012年开始至今,孙晓丹担任辅导员已有8个年头了,她带过本科生也带过研究生,在她所带的学生中,先后有35人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就业。她所带的“村官”已经遍布北京顺义、昌平、房山、大兴等基层乡镇,还有的学生积极响应西部特招计划,赴西藏为祖国建功立业,有的参军入伍、投身抗洪抢险一线……
2019年3月,孙晓丹作为北京市辅导员代表出席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她在微信中写道:“全国思政工作的火热夏天到来了。”
孙晓丹认为,目前的环境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整体上都有利于思政工作群体和这项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对时势与政治课开始关注,参与感和代入感也在逐渐增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迎来了自己的新时代。
回望来时的路,孙晓丹说:“一是感谢学校培养了我,让我在北科大的沃土上向阳而生;二是感谢学生选择了我,让我们在彼此的青春时光里共同成长;三是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全国思政会、教育大会、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为我们思政工作队伍指明方向、鼓足干劲,我们也一定会与这个时代相伴相行,同频共振。”
原文链接:《中国妇女报》(2019年8月7日第二版)
(责编:孟婍、陈丽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九〇后”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孙晓丹 用“小清新”讲好“大道理”
相关推荐
- 北京科技大学全程导师制覆盖万名本科生
- 首都万名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冬奥,这些燃情故事让人瞬间破防
- 北京科技大学师生宣讲团:以青春之我传递党的声音
- 中智生物农业国际研究院落地平谷
- 北科大干部教师及基础教育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给少先队员代表的回信
- 北科大学子为青龙桥农民工家庭子女保驾护航
- 第十届文学伦理学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科大举行
- 我校学生李晓彤、陈星翰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
-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青年学子:争做民族复兴追梦人
- 院士当导师,没错!北科大一万多本科生都有全程导师
- 我校召开第七届学术委员会2019年度第二次全体会议
-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洽生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 吴爱祥主编带队拜访殷瑞钰院士
- 第十五届首都高校红十字会高峰论坛在我校举办
- 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成立
- 校长杨仁树带队调研昌平创新园区
- 眷眷师恩 拳拳赤心——学校第一届本科生“十佳导师”评选结果揭晓
- 北京科技大学李晓刚教授和骆鸿教授团队在高强韧耐蚀金属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 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举办第四届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学校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