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是军人也是志愿者!
他是一名退役士兵,在役期间曾多次参加执勤巡逻任务,荣获嘉奖一次。
他是一名志愿者,在本次冬奥会期间他所在的志愿服务岗位是体育领域的通行控制员,作为FOP层的检查人员,通行控制员是保证比赛场地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也是维持场地秩序的关键所在。
他就是潘昊坤,就读于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化学专业,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曾荣获获优秀学生骨干及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及人民二等奖学金。
“军人”潘昊坤
2018年,潘昊坤从海淀区北京科技大学入伍,服役于武警内蒙古总队某部,2020年退役返校继续求学之路。
两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的精神品质,刻苦的训练让他有了强健的体魄,使他受益匪浅,通过部队的层层考核,让他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武警战士,将自己磨练成一把保护人民群众的“利剑”。
两年后,经宣布退出现役,他心中想的是“若有战,召必回”,在退役后他仍保持着优良的军人作风和良好习惯。
退役返校后,他秉承军人的优良品德,继续以军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心中为社会贡献的热情毫未退却。
“志愿者”潘昊坤
2021年7月,潘昊坤通过学校积极报名参加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天安门广场庆祝活动,并被录用为现场志愿路线指引员。
庆祝大会现场的热烈气氛、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让潘昊坤心潮澎湃、激情昂扬,感受到党的伟大,祖国的强大,倍感激动的同时感觉新时代大学生责任艰巨、使命重大,在复兴之路上更要勇挑重担。
2022年北京冬奥会,潘昊坤又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并顺利通过层层选拔与面试,正式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志愿者。
早在2021年11月举行相约北京测试赛活动时,潘昊坤就已经开始到五棵松体育中心进行体育领域通行控制岗位的工作。
谈及报名冬奥会的初心,潘昊坤说:
“当初报名冬奥志愿者并不是冲动之举,而是新时代大学生一种使命感的驱动,总觉得自己在这个重大的时刻要做些什么。”
这次潘昊坤所负责的岗位仍然是通行控制,这也正是他在武警部队服役时最熟悉的工作,部队服役期间奠定的熟练工作基础,为他在比赛现场得心应手的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虽然在测试阶段早已对负责的各个点位要求熟记于心,但在正式比赛中,潘昊坤依旧一丝不苟地投入到服务保障工作中。
标准的站姿、标准的动作,认真负责,谦虚礼貌,对于每一个进入负责区域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都能耐心地检查证件并回复一句“谢谢您的配合”,他用切实的行动展现了退伍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英语口语的不熟练曾是潘昊坤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进入场馆工作之前,他根据赛事培训视频反复练习自己的口语,与校内留学生经常进行对话练习,现在已经能顺利应对岗位上基本的英语交流。
体育通行控制的岗位是能够直接接触各国运动员的岗位,潘昊坤深知站在这里不仅是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国家,代表着中国形象,要向世界展示我们国家的风貌,给外国来华人员留下中国志愿者的美好印象,让北京冬奥会在奥林匹克史写下注定浓重的墨彩。
潘昊坤所在志愿岗位还担负着机动任务,经常要配合其他岗位共同完成一些额外的工作,每次他都主动请缨,走在前面去帮忙。
“本来我就比大家年长一些,还有服役的经历,就应该主动担起责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作为大学生志愿团队里为数不多的90后,在00后面前,他自觉扮演起了“兵哥哥”的形象。
潘昊坤目前正处在服务期间,每天在工作场馆与驻地酒店之间两点一线工作。
虽然工作岗位固定,在服务期间不能随意外出,但潘昊坤对这种管理模式并不陌生,军旅生涯早已养成了坚韧的军人意志,他也在岗位上用这种意志感染身边的志愿者,分享自己参军时管理的经验,鼓励大家在生活上、工作上乐观面对,圆满完成志愿任务。
潘昊坤十分期待在冬奥会比赛现场上中国队取得最好的成绩,让“和平、友谊、公平、进步”的精神通过北京冬奥会传向世界,让自己可以成为华夏文明的一个使者,让更多的国际友人通过自己来认识中国,认识北京,认识属于中国人的奥林匹克精神。
作为退役军人
潘昊坤坚守“退伍不褪色”信念
筑梦在每一个岗位;
作为北科学子
潘昊坤践行“一直坚定、一点轻快”
惊叹号精神,
以最饱满的面貌服务冬奥会;
作为冬奥会志愿者
潘昊坤更会将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
志愿精神融入到服务中去,
实现“冬奥有我,请祖国放心!”
让我们为有这样的首都学子而骄傲
原文链接:首都教育微信公众号
(责编:孟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退伍不褪色,是军人也是志愿者!
相关推荐
- 总书记关心的教育事:有本事就有舞台
- 百年风华颂,古今国韵情——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第五届传统文化节
- 我校何战兵教授团队实验发现一种新的准晶准单胞
- 北京科技大学-秦安县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召开
- 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井岗一行走访校友企业推进产学研合作
- 北京科技大学第十二届“秦安·新润农业盛源菊香杯”校园营销大赛圆满落幕
- 学校第213期团校开班并举行《北科大校史中的红色基因》报告会
- 我校64级校友、中国工程院刘玠院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 感知中国—“鼎”力科技国际学生智能制造学术论坛在我校举办
- 河钢集团副总经理李毅仁一行来访北京科技大学
- 统筹“六学”思维 迈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
- 我校2位教师当选北京知联会常务理事
- 北京科技大学与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国际教育合作协议
- 学校举办2019年秋季学生工作干部全员培训会
- 学校圆满完成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作
- 百余名来华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感知中国”
- 助推“碳中和”国家建设——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
- 化学压力诱导稀土永磁材料“变身”超因瓦合金
- 毛新平院士:青年一代要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
- 北京科技大学第二十七次学生代表大会暨第十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召开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