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压力诱导稀土永磁材料“变身”超因瓦合金
稀土永磁材料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现的一类硬磁金属间化合物,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电力、信息、医疗、航天等行业。但稀土永磁材料多为金属间化合物,机械加工性能差,温度稳定性低。因瓦合金是一类零(低)热膨胀金属材料,在国防、航天、精密机械、液化天然气输运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目前使用的因瓦合金力学强度低,零膨胀温度窗口窄,迫切需要发展宽温区“超因瓦合金”(温区宽于200 K,且涵盖室温)。北京科技大学固体化学研究所、北京市高精尖材料基因工程中心邢献然教授团队,在稀土永磁材料的反常热膨胀行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制备出多种性能优良的超因瓦合金。
图1 (a)Ho2(Fe,Co)17化合物磁结构(b)Fe/Co亚晶格磁矩随温度的变化(c)Ho2(Fe,Co)17合金热膨胀系数调控(d)458K宽温区零热膨胀合金
固体化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曹宜力同学等用化学压力的方法,在经典稀土永磁化合物R2Fe17引入部分Co原子(R=稀土元素),制备出单相负热膨胀Ho2(Fe,Co)17磁性合金,中子衍射确定其为亚铁磁结构(如图1a所示)。Co占位到Fe亚晶格中产生化学负压,Fe原子3d轨道的成键状态明显变化,晶格与磁的耦合作用增强了Fe原子磁矩,提高了居里温度,实现了负热膨胀到正热膨胀的连续调控,并得到一系列宽温区零热膨胀金属材料,其中Ho2Fe16Co的零热膨胀区间更是达到了458 K (3-461 K,如图1所示)。
图2(a)Ho0.04Fe0.96双相合金的同步辐射XRD图谱(b)零膨胀双相合金的力学性能(c)中子原位荷载实验测定H相和α相力学行为(d)双相合金的TEM照片
然而,此类单相零膨胀金属材料表现固有的脆性,机械加工性能急需改善。固体化学所博士研究生余成意同学、林鲲教授等利用一步共晶反应法,在具有优异塑性的α-Fe相中引入4at.%的稀土Ho金属,生成了具有硬的负热膨胀Ho2Fe17金属间化合物(H相)和软的正膨胀α-Fe两相共晶(图2a所示)。所制备的零膨胀双相合金力学性能显著提升,压缩强度近800MPa,塑性明显改善(图2b所示)。两相通过相界面作用产生化学压力,负热膨胀稀土相H对α-Fe相施加化学负压力,提高合金的强度;α-Fe相对稀土相施加正化学压力,产生的缺陷和位错增强了塑性,正负两相通过界面的化学压力协同作用成零膨胀合金(如图2c、2d所示)。该合金的零热膨胀具有宽温区稳定和优异的循环性能,克服了零膨胀与强韧化超因瓦合金难以兼容的问题,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该成果以“R2(Fe,Co)17宽温区零膨胀的超因瓦属性(Ultrawide Temperature Range Super-Invar Behavior of R2(Fe,Co)17Materials (R = Rare Earth))”和“具有塑性的低成本轴向零膨胀双相合金(Plastic and Low-cost Axial Zero Thermal Expansion Alloy by A Natural Dual-phase Composite)”为题,近期分别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上。
该工作与国内外相关单位合作完成,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高精尖材料基因工程中心、科技部、教育部等项目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7.05550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5036-1
(图片:化生学院)
(责编:高晨萱、邢华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化学压力诱导稀土永磁材料“变身”超因瓦合金
- 上一篇:科技报国 创新强国
- 下一篇:党委副书记孙景宏带队赴秦安调研对接乡村振兴工作
相关推荐
- 学校举行2020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 北京科技大学2022年研究生招生直播咨询会成功举办
- 我校三位校友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 有研科技集团董事长赵晓晨、总经理熊柏青一行来校访问
- 五棵松体育中心场馆第三批志愿者开启场馆培训
- 学校举行深度辅导工作推进会暨深度辅导与理论研究工作室揭牌仪式
- 学校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召开孔子学院签约庆祝仪式暨工作推进会
- 学校与中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北京教师资格考试昌平四个高校考点调整
- 学校一项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通过工艺测试验收
- 北科大师生党员踊跃捐款 用温情支援战“疫”
- 百余名高中生“云端”体验全国高校科学营北科大分营
- 我校在北京大学生艺术系列活动中荣获5金4银1铜
- 战“疫”誓言 北科大湖北籍学子递交入党申请书
- 这个暑假,大学生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开展社会实践 投身火热实践 绽放绚丽青春(深聚焦)
- 金融抗“疫” 助力企业发展——学校举办线上银企对接洽谈会
- 北京市教委领导考察调研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 构筑知识、人才和企业的“立交桥”
- 情系境外师生 携手共同抗“疫”
-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在京开幕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