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64级校友、中国工程院刘玠院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11月3日下午,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64级校友刘玠应邀为师生作“走进冶金自动化世界”的专题学术报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管克智、鞍钢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龙珍、冶金工业出版社副编审戈兰、上海大学副教授王龙、学院领导班子及师生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自动化学院院长张朝晖主持。
张朝晖对刘玠院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到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刘玠院士的科研和工作经历。
随后,刘玠院士围绕“走进冶金自动化世界”的主题,从“冶金自动化从哪里来”、“冶金自动化要到哪里去”两个维度详细阐述了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脉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刘玠深情回忆了和自动化系首任系主任孙一康教授的深厚师生情谊。他指出,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始终和祖国建设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冶金自动化领域,以孙一康教授为代表的科研人员,紧紧追随世界科技前沿,努力践行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孙一康教授带领的轧钢自动化团队审时度势,与企业科研人员一起制定并实现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即以“武钢一米七热轧计算机控制新系统”为主要标志的“硬件系统引进,软件自主研发”的第一阶段,和以“鞍钢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硬件系统集成,软件自主开发”的第二阶段。通过这两次技术进步为国家和企业节约了大量建设资金,也使我国轧钢自动化的科研和技术水平有了重大突破,实现了我国轧钢计算机控制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刘玠强调,未来的冶金自动化技术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三化深度融合”纵深发展。他从钢铁工业信息化基础架构与改造钢铁工业、如何用人工智能改造钢铁工业、总控支持:远程管控一体化、经营支持:钢铁智能制造决策支持系统、高度自动化与操控无人化以及钢铁工业数据的收集与筛选等方面详细讲解了“钢铁工业+人工智能”的新时代背景下钢铁工业发展模式。他勉励广大师生要立足专业、潜心钻研,为国家建设“钢铁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师生代表踊跃提问,就自己所关心的话题与刘玠院士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张朝晖在总结中指出,刘玠院士的精彩报告既带我们回顾了我国钢铁工业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史,也向我们描绘了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矢志科技报国的创业史和奋斗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的责任历史性的降到当代学子的身上。当前,自动化技术、仪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成为国家推动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大战略,希望同学们以刘玠学长为榜样,沿着学长的足迹,立足专业、刻苦学习,服务国家、奉献社会,创造新时代的辉煌,成就精彩人生。
11月3日上午,刘玠院士一行还参观了自动化学院院史展厅。
附:刘玠院士简介
刘玠,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工程管理及企业管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金属学会冶金人工智能技术分会主任。长期从事冶金工业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担任钢铁企业领导职务,致力于冶金工厂技术改造和重大冶金装备国产化的创新与实践。目前研究领域为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流程型工业智能制造。
曾任第十五届、第十六届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中国中信集团顾问,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
主持并参加研究的“武钢一米七轧机系统新技术开发与创新”、“武钢一米七热轧计算机控制新系统”、“太钢1549mm热连轧工程三电系统”、“武钢热冷连轧机自产钢数学模型的研制”、“武钢热轧厂精轧轧制压力数学模型的研究”等重大项目,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90年,第二完成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6年,第一完成人)、二等奖(1998年,第二完成人)、三等奖(1985年、1987年,均为第一完成人)。
建成我国第一条1700mm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ASP)和我国第一条1780mm大型宽带钢冷轧生产线,分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第一完成人)、一等奖(2006年,第一完成人)。
2000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4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先后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科学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突出贡献者、第八届国家级一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第二届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2002年、2006年)。2009年,他领导的“鞍钢技术改造与扩建工程”被评为“建国60周年百项重大经典建设工程”。
(摄影:自动化学院)
(责编:杜嘉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64级校友、中国工程院刘玠院士回母校作学术报告
相关推荐
- 学校举办2020年巡察工作培训会
- 亚洲理工学院翁以登校长一行来校交流访问
- 2017-2021年度北京高校“十佳辅导员”揭晓
- 北京科技大学举办首届学生主讲课程思政案例大赛
- 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博士后工作研究分会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 学校党委召开2020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会
- 学校与中钢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甘肃天水:驻村第一书记拔“穷根”
- 学校举办线上教学“课程思政”专题经验分享会
- 中英能源合作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
- 北京科技大学教师苏栋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 包钢集团魏栓师一行来校访问交流
- 学校精心组织师生新冠疫苗集中接种工作
- 学校召开2019年本科生全程导师制工作研讨会
- 盛典有我·再出发 国庆盛典荣光继 首都师生再出发
- 学校召开招生监督提醒警示会
- 学校与京东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我校学子在第二十三届国际计算机奥林匹克锦标赛中再创佳绩
- 学生发展指导应该做什么
- 全国高校巡礼——北京科技大学
新闻公告
- 打好配齐建强“组合拳” 锻造铸魂育人关键力量 03-17
- 校领导带队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及工程施工进展 03-16
- 绘就“大思政”育人同心圆 齐心协力助推思政课建设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春季学期学生座谈会 03-15
- 学校召开2022年纪委(扩大)会议 03-14
- 冬奥会闭环志愿者圆满返校 03-13
- 海淀消防开展消防安全服务进校园活动 03-11
高考招生
- 北京科技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北科大国际本科3+1第七届招生简章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2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
- 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