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勤尽力,支教无悔——我的支教故事④
【编者按】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联合组织实施的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全国示范项目。我校自1999年起,先后招募了220余名志愿者分赴青海化隆、青海海晏、甘肃榆中、甘肃靖远、甘肃会宁、新疆五家渠、云南勐腊等地开展支教活动。2019年夏天,我校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祖国西部,开始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一年以来,他们矢志不渝、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谱写着自己别样的青春故事与炽热情怀。在抗击新冠疫情,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他们勇于担当、不惧困难,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了一件件令他们终身难忘的事。现在,他们服务期即将届满,党委宣传部与校团委联合推出“支教故事”专栏,与大家一起分享贸大学子别样的青春力量。
克勤尽力,支教无悔——我的支教故事
龚辰璐
2019年8月至今,在五家渠第三小学服务的日子转眼已过去一年。这一年里,从刚刚毕业的新手小白开始,一路“升级打怪”,完成从学生到人民教师身份的转变,我经历很多、体验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感谢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拓宽了我的眼界,锻炼了我的能力,也磨练了我的心性。
教学作为支教生活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于没有教学实战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所幸我本科专业是英语,又恰好能从事英语学科的教学,不必因为跨学科而额外耗费心力。教学与我的专业密切相关,我也曾有过一两次试讲的经历,因此面对接手的小学生课程,我运用本科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较快地明确受众对象,找准教学目标。
明确目标后,我正式开始了在五家渠第三小学的教学工作。这一年来,我一直担任六年级三个班级的英语教师。教学过程中,我更注重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会结合教学内容,有选择地加入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他们爱玩的游戏、爱看的动画、电影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多孩子的支持和喜爱,孩子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然而收获与困难并行,教学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五家渠的孩子们从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虽然已经做了心理建设,我仍旧被同学们初期的上课状态、听写和考试成绩打了个措手不及。于是我抛下之前站在自己角度来评判学生的思维,转而去一步步了解他们,调整授课难度,针对不同基础的孩子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基础稍弱的学生也能获得回答正确的成就感,同时多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方法,而结果也比我预想得更让人惊喜。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对夸奖非常受用,得到鼓励后,他们开始逐渐把注意力放到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对待课后作业。渐渐地,不写作业的同学课后开始主动问我作业,本身就认真对待作业的同学开始学着自己归纳总结,本来只能收上来二十本作业的班级到后期甚至可以全班交齐了。我一点点看到他们平均分的提高,学习兴趣的增强,发自内心地为他们欣喜。
今年年初,情势又有了转变。由于疫情,第二学期开学时间延迟,于是我开始在家给学生上网课,开启“主播生活”。线上授课削弱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我不得不绞尽脑汁地想怎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备课中也要花费比平时更多的精力。为所带班级的同学们录制视频课和微课,这对我也是一种极大的锻炼。四月我回归学校岗位,在承担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针对个别无法返校的学生行线上辅导,确保每一位学生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
同时,我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的工作,担任副班主任全程跟班,负责每日测量、记录学生体温,整理居家体温测量数据,完成每日教室的消杀工作并做好记录,并协同班主任课间操跟班并维持班级的日常纪律。副班主任的工作进一步拉近了我和学生们之间的距离,也让我对他们的家庭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于是我才知道,有的孩子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有的孩子家长在周围团场甚至南疆工作,平时大多靠电话联系;还有的孩子不得不在课余时间去周围的广场摆小摊儿补贴家用。因此我认识到应该对他们多一丝宽容与关怀,而不是紧盯学习不放,毕竟他们还有各自的人生体验,还有更广阔的世界。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支教无疑是我人生篇章中浓墨重彩的一页。回望过去的一年,孩子们毕业时合唱《少年》的画面忽然浮现在我眼前,“每次走过,都是一次收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唱得既是他们,也是我自己。毕业时我祝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永远赤诚如当下,如今我也从支教生活中毕业,愿我和学生们都能追随心中所想,自在如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克勤尽力,支教无悔——我的支教故事④
相关推荐
- 《华夏时报》:(全国政协委员孙洁)应鼓励医院和保险公司在特需医疗服务领域合作开展商业健康险试点
- 我校聘任李忠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名誉院长
- 蒋庆哲金旭受邀出席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和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成立5周年纪念活动
- 中国WTO研究院直属党支部成功召开线上集体学习研讨会
- “经”世济民,逐梦远航 ——UIBE校史剧《远航》新生季展演圆满落幕
- 中国WTO研究院屠新泉院长领学回顾中国“入世”20周年——改革开放里程碑
- 中国商务新闻网(肖慧琳):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如何着力?
- 《经济日报》:贸大举办校友讲坛:畅谈“一带一路”建设,寄语青年学子成长
- 《新京报》:(屠新泉)入世20年启示录:一根吸管讲出中国变迁故事
- 贸大获2021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时代先锋奖”
- “涉外法治研究院成立大会暨首届涉外法治高端论坛”在校成功举办
- 教辅总支书记讲党课——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
- 《光明日报》:郑建东主编的《法学中国》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 《新京报》:(黄勇)多地下调预算支出,学者建议防范经济社会风险
- 《经济日报》、《中国环境报》:(董秀成)低油价及油气勘采大门完全打开对我国经济有何影响
- CCTV-13:(崔凡)崔凡教授就明年部分商品关税调整发表观点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勐腊县对口扶贫工作推进会召开
-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召开师德专题教育大会
- 洪俊杰副校长组织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留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
- 生趣盎然的汉语课堂 中文学院留学生网络教学纪实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