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网:(熊李力)全球抗疫彰显中国精神
熊李力:全球抗疫彰显中国精神
(来源:宣讲家网2020-08-09)
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讲座题目是“全球抗疫彰显中国精神”。
一、中国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关于全球抗疫中的中国精神,我们首先要基于事实来进行分析,即:在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到底为全世界做出了哪些贡献?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列举了过去几个月以来中国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所做出的实实在在的贡献,其中包括:向7个国家派出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包括资金、人员、技术的援助。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两批共5000万美元现汇援助,也就是说中国不仅按时足额缴纳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费,而且在会费之外,另外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现汇援助。资金、人员的援助是很重要的方面,但是并不足以涵盖中国为全球抗疫所做出的全部贡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面向全世界举办了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种新型的、以前人类知之甚少的疾病,所以相关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非常重要。这种线上线下的培训,对于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大部分地区趋于稳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最后,向0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其中仅口罩就达706亿只,相当于为全球每人制作了约10支口罩。
作为“世界工厂”,我们传统制造业的生产能力在全世界都是无与伦比的。尽管美国目前的经济规模仍然是全球第一,但是其很大一部分属于虚拟经济,它的制造业、实体经济呈现收缩的趋势。一旦发生疫情,金融和保险等行业并不能为疫情提供真正急需的防疫物资。因此,在全球抗疫的情况下,像中国这样以实体经济为重的制造业大国,其产业优势、工业生产能力就充分得以体现。
物质决定意识,任何精神都是有物质基础、事实基础的,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在全球抗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并不是空洞的口号,也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实实在在的事实。
我们讲全球抗疫彰显的中国精神,并不仅仅是讲我们的工作做得如何成功,更多的是讲中国在自身做好的同时,如何为世界做出贡献。
今年3月份以来,中国政府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指导方针就是八个字——“内防反弹、外防输入”。为什么要保持高度警惕?也就是我们面对疫情不能掉以轻心,主要原因是3月份以后,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疫情出现了非常严重蔓延趋势。目前北京管控还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对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的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防控,即使中间出现了“插曲”,但是形势是稳定、可控的。
我们今天观察疫情也好,部署疫情防控也好,更多的要有一种全球视野的中国智慧,也就是中国精神,这非常重要。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著名诗人张九龄就有一句诗非常生动地描述了今天的中国如何来看待世界:“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唐朝,诗人这样的描述带有一定浪漫主义色彩,就像李白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过庐山瀑布的人都知道,尽管瀑布很壮观,但如果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用严谨的视角进行衡量,庐山瀑布怎么也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因此,李白诗中的这种浪漫主义视角,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同样,张九龄讲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也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至少在唐朝这个时代,万里怎么可能“尚为邻”?万里就是五千公里,五千公里的距离在唐朝估计要走好几年才能走到。所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更多的是表达只要我们心灵相通,地理距离就不足为道。诗人通过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抒发了一种情怀。
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天的时代,这种万里为邻、守望相助的中国精神,或者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也传承了古人的这种情怀。也就是说,只要是相知的,我们就无所谓地理距离的遥远。并且相比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在今天,时空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从全球抗疫当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可以看到我们做出的实实在在的国际贡献,它既是一种情怀,同时也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精准认知。
今天的地球实际上就是一个“地球村”,既然是一个村,也就没有那么遥远了,我们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单独面对,尤其对于这种传染性非常强的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国都应该携起手来,在技术、资金、人员方面相互帮助。因此,全球抗疫中彰显的中国精神,就是一种人类命运共同体从理念到实践的显示和体现。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附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PA2-rIP4TNFPEbVo94AgW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宣讲家网:(熊李力)全球抗疫彰显中国精神
相关推荐
- 袁东教授为经贸学院师生做“中国发展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专题讲座
- 金融学院开展“亮党员身份,做先锋表率”活动
- 我校在“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主题征文比赛中喜获佳绩
- 法学院成功举办武汉市“双百人才”涉外律师高级研修班
- 来自远方的关怀
- 生世何殊戏一场 切把诗酒寄风尘:贸大戏剧节主演专访
- 政府管理学院“明理修身 力行报国”系列主题班会成功举办
- 《现代教育报》:在线答辩、云求职.....(对外经贸)高校这波操作真是666
- 《国际商报》:(吕越)增长3.3%! 中国对外投资步稳如磐!
- 德国洪堡基金会感谢UIBE北京洪堡论坛提供抗疫援助
- 《国际商报》:(蓝庆新、叶梅)全面推动数字“一带一路”建设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UIBE智库勇担使命 科学谋划战“疫”有方
- 中国对外援助研究中心在我校国际发展合作学院揭牌
- 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贸大举行第三届国际青年人文对话大会
- 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我的支教故事?
- 学习强国《现代教育报》:首都高校在行动 | 对外经贸大学“云”过三八“女神节”
- 中国国际电视台:(杨杭军)可持续交通是我国实现交通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工委召开2020年首次工作会议
- 学校召开2020年第19次党委常委会
- 第二十一届IT文化节开幕式暨“5G中国新“发展论坛圆满举行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