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桑百川)营商环境改善稳定外资预期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2020年08月07日)
商务部近日公布了上半年我国吸收利用外资情况。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8.4%,较一季度的下降10.8%回调明显,外商投资信心稳定。多位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影响外商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但下半年吸收外商投资的前景比较明朗,外资看好在中国投资的安全性,看好中国投资营商环境改进的效果,以及“稳外资”政策带来的积极变化。
有效应对疫情是“稳外资”前提
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了严重冲击和挑战。我国科学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统筹推进抗击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复工复产之后,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明显好转。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指出,疫情对中国利用外资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疫情暴发后,一些外商考虑到投资的安全性,对在中国投资产生了疑虑,新增外资明显减少。一季度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下降超过10%。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很好地防控疫情,率先复工复产之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前期考虑撤离的外资稳定下来,新增外资也明显增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都有明显改善。
“4月份至6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分别为11.8%、7.5%、7.1%。”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指出,面对疫情带来的混乱和恐慌,我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抗疫措施,快速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吸收外资最重要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影响最大,当时疫情在全球还未蔓延。因此,个别外资出现撤资意向,但比例很低;随着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中国的投资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因而这部分外资又逐步定下心来,这也与我国相关部门的努力分不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表示,总体来说疫情对中国吸收外资的影响不大,因为外国直接投资本身具有“沉淀成本”,不可能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撤资,资本流动性相对比较稳定。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受重视
二季度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外商投资信心稳定趋好。专家们表示,营商环境持续改善、防疫抗疫成效显著等因素在稳定外商投资预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菲认为,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国吸收外资呈现出三方面特点。一是招商引资方式发生变革,更加注重运用新科技开展“云招商”。把过去“面对面”招商改为“屏对屏”的“线上招商对接”和“项目推介直播”,降低了招商引资成本,提高了招商引资效率,提升了项目的成交率。二是把外资大项目和高质量项目作为“稳外资”的重要抓手,各地竞相出炉“外资重大项目库”,加快推进外资重大项目落地。同时,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三是继续缩短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大开发区、自贸区、自贸港等外资产业集聚平台开放创新,继续改善我国营商环境,稳定外商对华投资预期和信心。
桑百川认为,中国近年来持续努力改进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出台了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使外商投资法治环境明显改善;同时不断扩大外商投资的市场准入范围和经营范围,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市场化进程加快,也对外资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此外,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投资营商环境国际化取得了明显进展。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很多跨国公司都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之一。
疫情暴发,一度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暂时中断,经济全球化受到了冲击,供应链在加速调整。专家们认为,跨国公司在我国布局的产业链供应链可能会发生一些微调,但不会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是由我国具备的客观条件,如产业门类、技术基础、人力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资源等,与跨国公司长期以来在全球投资布局相结合最终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结果。”张菲表示,这不会以某些国家的意志为转移。
但也要看到,疫情改变了跨国公司和各国政府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认知。张菲表示,疫情前跨国公司在全球投资布局时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疫情后将更加重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即全球布局收缩为区域布局,围绕目标市场实行更加短距离的产业链供应链投资布局。但这不会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
“伴随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多链条供给对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全世界供需关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曲建表示。
“稳外资”还需要从内外发力
张菲分析认为,从上半年我国实际吸收外资情况看,总体效果好于预期,但我国“稳外资”依然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内外两方面持续努力。
首先,从外部看应当继续联合其他国家,做好多边合作抗击全球疫情工作,为我国吸收外资营造较好的外部条件。其次,重点要做好国内各项工作,除了继续坚持以往“稳外资”各项政策措施之外,在防范疫情卷土重来的基础上,特别是要巩固我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复苏势头,为在华外资经营业绩回升创造外部条件。
“只要我国为外商投资创造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庞大的市场消费能力和潜力,更加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我国的‘稳外资’才会水到渠成。”张菲强调。
桑百川认为,未来在稳定外商投资、提升外商投资质量过程中,一是应该以降成本为主线,二是通过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事项,营造全社会亲商环境。同时,鼓励利用线上平台开展招商引资推介活动。
“下半年吸收外商投资前景比较明朗。”桑百川指出,在各国释放大量流动性的情况下,外资流入中国的规模会保持相对平稳。
附:原文链接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8/07/t20200807_35474896.shtml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桑百川)营商环境改善稳定外资预期
- 上一篇:克勤尽力,支教无悔——我的支教故事④
- 下一篇: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与我校进行洽谈
相关推荐
- CCTV-13:(崔凡)崔凡教授就明年部分商品关税调整发表观点
- (央广网)庄芮:逆势增长后 2021年外贸外资如何稳中提质?
- 弘扬沂蒙精神:我校赴沂蒙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培训
- “惠园课程思政讲习活动”第五讲——“统计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举行
- 俞利军教授担任2019中华口译大赛评委会主席
- 学工部组织学工队伍学习《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
- 国家法官学院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交流座谈
- 《中国青年报》中青网、北京头条、中国社会科学网 :北京高校宣传部长举行读书班 共议当好红色基因传承的排头兵
- 海南研究院首席专家崔凡教授在海口“蓝海汇”自贸港招商引资课堂讲座
- 英语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
- 教育部召开2020年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
- 外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开展向沧南、卢永根同志学习暨“奋斗的我·美丽的国”专题教育会
-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蓝庆新)开放是金砖国家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力
- 科研规划联合党支部开展“党员干部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主题党日活动
- 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网络复试顺利举行
- 榜样的力量|郑铖铖:兴趣与热爱铺就冰雪之路
- 人民网、共产党员网:对外经贸大学马院:“战疫”中云端授课,增强学生四个自信
- 《中国经济时报》:(于海纯)国是六策④丨坚持民生优先的发展导向
- 欧盟驻WTO大使一行来访我校并举行WTO改革研讨会
- 学校召开2021年第23次党委常委会
新闻公告
- 党委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5次党委常委会 03-16
- 王敬波副校长出席出版社年度工作会议 03-16
- 《人民日报》:(张小锋)上好冬奥思政课(师说) 03-16
- 学校召开2022年第2次校长办公会 03-16
- 贸大近期科学研究进展(一) 03-15
- 我校成功举办“俄乌军事冲突前景及其影响研讨会” 03-15
- 我校组织新冠疫情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培训会 03-15
高考招生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2018年)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2016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贸大远程秋季招生简章(学历)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