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学院郭庆教授在机械传动与控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航空航天学院郭庆教授在自动控制权威期刊Automatica上发表题为“Parametric adaptive control of single-rod electrohydraulic system with block-strict-feedback model(基于块状严格反馈模型的单作用杆电液系统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的研究论文。郭庆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电力电子工程学院控制系统中心丁正桃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左宗玉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单位为电子科技大学。
图1 单作用杆电液伺服执行器参数自适应控制算法原理
图2 单作用杆电液伺服执行器系统试验平台
图3 单作用杆电液伺服执行器对应的参数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
图4 单作用杆电液伺服执行器对应的模型等效降阶控制仿真结果
图5 参数自适应控制与模型等效降阶控制两种算法对应的比较试验结果
在该研究成果中,作者拓展了电液伺服控制领域知名专家、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姚斌教授在2000年发表的经典文献(Yao, B., Bu, F., Reedy, J., & Chiu, G. T. C. Adaptive robust motion control of single-rod hydraulic actuators theory and experiments.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00, 5(1): pp. 79–91, SCI引用364次)中提出的一个非对称液压执行器普适性观点,即非对称液压缸(也叫单作用杆液压缸)理论模型存在一个未知的内部动态,其输出的负载压强由左右两腔的压强变化共同决定,可以对模型进行等效降阶1维,但是不能实现状态变量的消元。而对称液压缸(也叫双作用杆液压缸)的理论模型相对简单,可以同时实现模型的降阶和状态变量的消元。因此,非对称液压执行器的动态模型是一个纯反馈系统(pure-feedback system),含有1个冗余变量并且控制量与系统状态变量没有分离,不能简单等效为一般的严格反馈系统(strict-feedback system),也就是说不能直接利用反步迭代(backstepping iteration)方法来实现控制算法设计。
近20年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在处理非对称液压缸的理论模型上,都是采用先将液压缸左右两腔的压强等效为输出负载压强,从而实现4阶系统模型降维为3阶,并利用反步迭代来设计控制算法。但是该3阶模型中除了含有3个系统状态变量(液压缸位置、速度、等效负载压强)外,仍然存在冗余变量(液压缸左右两腔的压强)无法处理成系统状态变量,同时也含有关于控制量的符号函数。针对这个困扰学者已久的瑕疵问题,作者在论文引理1中,利用中值定理(Mean Value Theorem)证明了非对称液压执行器可以从理论上转换为块状严格反馈结构形式,建立了一种崭新的非降阶电液伺服模型框架,既避免了模型等效降阶带来的无法消元的隐患,同时也解决了控制量与系统状态变量分离的问题。利用这个块状严格反馈模型,针对液压参数不确定和外负载扰动等因素,采用了基于预定性能约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技术来提升非对称电压伺服系统的输出位置响应性能。通过仿真和试验比较,本文提出的基于块状严格反馈参数自适应反步控制算法比采用模型等效降阶之后的控制算法有更优越的动态和稳态输出性能。
Automatica是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的旗舰期刊,也是自动控制领域公认的权威期刊,目前属于中科院JCR一区,对自动控制理论的先进性要求很高,同时也部分收录控制应用领域的创新成果。
郭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液伺服控制、外骨骼机器人,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26篇,1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并在国际出版社CRC Press, Taylor & Francis出版英文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5项,作国际会议分会场特邀报告1次,获最佳口头报告奖1次,担任ICAYS2017、CSAA/IET2018、ICIUS2019、ICMME2019、2018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会议等国际国内会议分会场主席。
?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5109820300054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航空航天学院郭庆教授在机械传动与控制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
相关推荐
- 英才学子在国际微波领域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 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主题教育】关爱教师解难题 “人人成才”争一流
- 成电原创川剧大幕戏《小萝卜头》入选四川省百家“推优工程”
- 张波教授做客电子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论坛
- 生命学院视觉认知与类脑计算团队在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期刊IJCV发表论文
-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开展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线上实习
- 信通学院李小龙副教授、曹昌杰博士生做客研学成电沙龙
- 校领导班子开展教师节走访慰问活动
-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
- 新尚集团董事长唐立新续捐2250万元支持学校发展
- 学校领导班子开展2021年新春走访慰问
- 校体育部到西南交通大学调研学习
- 学校召开2020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
- 电子科大神经工程与神经数据团队在数字孪生脑模型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学校隆重举行2018年教师节表彰大会
- 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度人物
- 我校张万里、熊杰研究团队在《Science》正刊发表在高温超导中首次发现量子金属态的原创成果
- 电子科大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再创佳绩
- 学校举办第五届优势学科高端人才(博士)与重点单位对接会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