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院举行“第六届基础与前沿科学论坛”暨筹建“光子集成研究中心”首次研讨会
12月19日,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在沙河校区举办“第六届基础与前沿科学论坛”暨筹建“光子集成研究中心”首次研讨会。
中国科学院郭光灿院士、祝世宁院士、徐红星院士,国家特聘专家周治平教授、陆亚林教授、张志刚教授,OSA Fellow、APS Fellow包吉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张镇西教授以及部分基础院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会议。会议由基础与前沿研究院院长王志明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王志明就基础院量子信息研究中心的发展经验进行了交流。量子信息研究中心成立五年以来,在中心主任郭光灿院士的带领下,针对量子通信、量子器件、量子软件等方向开展创新研究,形成以我校为主导的前沿研究方向。先后获批了三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子课题,立项经费共计1077万元。作为首个地处西南的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加速推进我校量子信息学科的建设工作,同时提升了我校在量子信息领域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
王志明表示,学院要在现有量子信息研究中心平台建设的经验和已汇聚国内外优势力量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光电子信息科学发展的重大需求,搭建一个国际一流创新型光子集成信息研究中心,进而实现我校光电两翼的协同发展。希望借助这一中心助力国家解决光电子信息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中心将整合和深化校内集成光电子技术研究,并发挥我校在微电子、光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学科方向上的优势,汇集并培养高端优秀人才,扩大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将在“光计算、多种光学功能集成、多种光子材料集成、多波段光子源集成、混合光子探测”五个研究方向上发力,开拓集成光电子信息学科。同时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与高科技企业应用的高度融合,形成产学研一体的合作模式。
他还介绍了目前主流的光子集成技术以及近几年学院团队在国际光学领域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光子集成面临的挑战及问题做了阐述,探讨了光子集成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领域,以及自己对光子集成研究中心规划的思考与展望,并与在座师生进行意见建议交流。
据介绍,光计算技术对于实现高速万物互联有着巨大的潜力。光计算的研究主要是利用光的模拟特性,开发光子计算芯片、光子内存、光子计算机构架与算法、与计算相匹配的软件、算法等,可实现数据处理中的复杂逻辑运算。包括未来华为统筹创新2.0重点投入研究的第一个方向就是光计算,探索异构计算的发展之路。
郭光灿院士表示,信息科学是电子科大的主要学科方向,开辟出了一条“电子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目前,电子信息的特色和优势发展态势良好,而光子信息是未来信息科学的主流,实施这一中心的建设将是电子科大的一个重大转型,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在信息科学领域再攀高峰。祝世宁院士建议,针对光子集成这一未来光器件的主流发展方向,还需结合前沿材料科学的基础研究,促进其与信息学科的交叉融合,有望将光子集成技术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周治平教授强调,光计算方面的研究目前倍受重视,特别重要的是要把硅基光电子在光互连方面的特点跟中心处理方面结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把算率提高能耗降低。他以20世纪80年代光计算研究大发展的时期和美国三大光学研究中心为例,强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将光电结合起来。对此,院士专家们都纷纷表示赞同,认为光子集成技术是突破下一代信息网络所面临的速率和能耗两大技术瓶颈的核心技术,将光电两翼协同发展作为中心建设的重要前提。专家建议中心的主要研究应聚焦在硅基光电子集成技术与应用,把大规模集成半导体工艺和光电子应用结合,进一步实现能耗小、运算快的下一代光子芯片。在夯实前沿与交叉科学的工作基础上,力争建设成为引领光电子信息科学发展的学术创新中心,进一步能够冲击国际一流甚至国际顶尖水平的基础科学问题。
徐红星院士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用CPU做运算效率非常低,光计算则可以省去大规模的数模转换的过程,性能提升百倍。符合需求即发挥优势,脱离时代则发展艰难,而当下正是“光子集成研究中心”提出的好时机。
通过此次研讨会交流,深入系统梳理了光电子信息科学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共同探讨完善方案,院士专家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对于“光子集成研究中心”的筹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基础院举行“第六届基础与前沿科学论坛”暨筹建“光子集成研究中心”首次研讨会
相关推荐
- 首届成电音乐文化周圆满落幕
- 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 电子科大三位学者当选2020年度IEEE Fellow
- 学校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 部署近期重点工作
- 学校举行2020年工程博士研究生开班典礼暨创新论坛
- 西非研究中心代表参加中国非洲史研究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非洲史研究: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 学校第八届教代会暨第十三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圆满闭幕
- 我校“海南自贸港国际英才班”入驻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
- 曾勇校长寄语2021届毕业生:顶天立地 树德明智 奋斗创新
- 【抗击新冠肺炎】黄晓波:带病援鄂,奋力战“疫”!
- 2021年研究生“轻羽杯”羽毛球赛顺利结束
- 四川省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从电子科大发出
- 成电学子获2020“中兴捧月”算法精英挑战赛一等奖
- 生命学院杨足君教授团队在PNAS上发表科研成果
- 张波教授做客电子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导师论坛
- 2019年秋季双选会 167家单位来校揽才
- 敢“闯”会“创”能“干”,他在深圳高研院勇做“拓荒牛”!
- 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
- 学校举行近三年新入职本科生辅导员系列培训
- 我校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隆重举行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