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学院教授王军、陶斯禄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文章
近日,我校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王军教授与陶斯禄教授合作在材料学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Organic Upconversion Devices for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quality Noninvasive Imaging”的研究论文。博士后杜晓扬和博士生韩嘉悦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军教授、陶斯禄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第一作者单位。
近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在生物医疗、工业生产、军事应用等领域内具有重要的市场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例如生物成像、医学诊断、军事安防等方面的应用,受到各界持续而广泛的关注,是目前世界科技研究的前沿方向和热点领域。传统的红外成像装置是通过将光电探测器阵列与读出电路、图像处理芯片等集成而制备的,具有复杂的电路结构、相对较高的制造成本。将红外探测单元和可见光发光单元集成在一起构建的上转换器件可以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可见光信号,并通过人眼直接捕获到相应的图形化信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案。
图1.器件结构与机理。(a)传统的近红外成像技术;ROIC是读出集成电路,DSP是数字信号处理器,CGP是计算机视觉图形处理器。(b)上转换器件成像技术。(c)具有横截面高分辨率TEM图像和EDS映射上转换器件结构;发光层结构为TAPC/CBP:Ir(ppy)2(acac)/B3PyMPM,探测器为PTB7-Th:IEICO-4F:PC71BM。(d)探测单眼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器的EL光谱。(e,f)在近红外光辐射下的上转换器件操作机制。
图2.近红外生物成像应用。(a)生物切片的近红外成像示意图。(b)850和980nm光照下的生物成像。内在生物切片(包括家蝇的口器、蜻蜓的触角、蝗虫的翅膀和膜骨)的CCD直接图像显示在左侧。切片的上转换图像显示在右侧;在膜成骨的图像中,BM和OC指的是骨基质和破骨细胞群。
为了优化上转换成像的质量,作者在这项工作中优化近红外探测单元和可见光发光单元,通过引入了界面exciplex机制,实现了NIR(850-1064 nm)到可见光(524 nm)有机上转换器件。受益于exciplex的形成,电子和空穴直接复合而不用克服高的注入势垒,因此实现了1.56V的低开启电压(Von)、低至3.2μWcm﹣2的微光可探测功率以及高达85000的亮度开关比。此外,器件的线性动态范围可在13.23-84.4dB之间随偏压进行调制。作者利用高达84dB的高成像线性动态范围成功实现了强渗透的生物成像和细胞种群类别的识别和破骨细胞(OC)种群在膜成骨组织中清晰可辨,尤其在厚的生物样品中呈现出高的分辨能力和成像优越性。
图3.发射和探测单元的性能表征。(a-c)界面激基复合物和基于单一主体的OLED的电荷传输和能量转移原理。(d)两个器件的J-V-L特性,插入物是放大的V-L曲线。(e)PTB7-Th:IEICO-4F:PC71BM探测单元在黑暗和895nm光照下不同输入功率密度的I-V曲线。(f)具有不同偏差的探测单元的探测率-波长关系。
图4.上转换器件的性能表征。(a)在不同的输入功率密度和施加偏置(基于界面激基复合物的上转换器件)下亮度的彩色图。(b)上转换器件在黑暗中使用8 V偏压(顶部)的照片,底部面板显示了在8 V偏压下具有18.8 mW cm-2的895nm的器件样品。(c)在接近输入功率密度(60 mW cm-2)的不同波长近红外光下,基于界面激基复合物的上转换器件 的V-L曲线。(d)输入光功率和偏置相关的p-p效率强度分布彩色图。(e)在895、980和1064 nm激发(8 V偏置)下作为输入光功率函数的亮度。(f)基于界面激基复合物的上转换器件的电压相关成像线性动态范围。
通过高性能有机红外探测器和有机发光的结合,作者设计出一种红外上转换光电探测器,其宽带探测区域从400到1064nm。弱光检测能力(低至3.2μWcm﹣2)和高达12.92%的p-p效率归因于检测器中的高效激子解离、OLED?中的界面激复合主体以及多层之间的兼容性。系统地探索了关键成像参数的开启电压和成像线性动态范围。1.56V的低开启电压和84.4dB的高成像线性动态范围是在更高的功率和操作偏置下实现的。凭借上转换器件的低功耗和宽范围的光功率识别,器件在8V偏压下显示出生物样品实时红外成像的优越性。该研究工作为红外识别和生物监测应用中设计高分辨率和低工作电压的上转换光电探测成像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Advanced Materials》是材料学、物理化学等领域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2020年影响因子为30.849。
近期,王军教授与陶斯禄教授合作,首次提出利用ZnO电子提取层,采用有机三元体异质结作为光敏层的石墨烯有机探测器工作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器件达到6.1×106 A W﹣1的响应度,且可以进行心跳测试生物监测应用,器件还带有1000s的光记忆时间。
Advanced Materials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2812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103988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光电学院教授王军、陶斯禄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文章
相关推荐
- 电子科大成功举办2021年IEEE宽带多媒体系统和广播国际会议
- 电子科大与华为合作共建研究生“华为致远班”
- 自动化学院开展“尊师重教”月主题系列活动
- 学校开展系列活动庆祝“三八”妇女节
- 学校召开学生出国(境)留学工作小组会议
- 电子科大举行“致·远方”新年晚会喜迎2019
- 电子科大在教育部高校扶贫工作总结会上作交流发言
- 电子科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第十六届、第十七届毕业授位典礼举行
- 校领导赴内江洽谈校地合作
- 光电学院李世彬教授团队在ACS Energy Letters发表研究成果
- 学校研讨部署继续教育工作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人工智能与电气应用专业委员会举行成立大会
- 信通学院积极开展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
- 【抗击新冠肺炎】刘灵琳:主动请战 奔赴藏区战“疫”最前线
- 学校与成都高新区携手推动产教融合工作
- “看中国·看三星堆”外国青年影像计划在我校启动
- 电子科大获第十五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团体一等奖
- 晏鹏宇:人才培养是一个良心活
- 学校召开学生工作会部署近期学生工作
- 四川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研讨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