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宇超:逐梦十年,用奋斗书写青春!
人物名片:蒋宇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2020年度“成电杰出学生(研究生)”。致力于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主要利用磁共振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网络,探究其病理机制。以第一/共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中科院一区论文5篇,二区5篇,包含ESI 1‰热点论文、1%高被引论文和“F1000”推荐论文)。Google学术引用次数310余次,h10-index为10。主研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硕博阶段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
脑科学是人类探寻自然的最后疆域,有人将其比喻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蒋宇超跟随导师尧德中教授,致力于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揭示精神分裂症脑损伤的层进模式、首次发现精神分裂症白质网络的功能活动异常……
今年是他在成电的第十年,回首自己的科研与成长之路——有苦,但更多的是甜。他说,他热爱自己的研究领域,希望能在这个领域深耕下去,真正造福社会、造福人类。
十载求学,厚积薄发
“我确定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所以不能有些许的怠慢。”
十年前蒋宇超走进成电的大门,作为“萌新”的他望着偌大的校园甚至不知道未来的方向是什么,“迷茫”“无措”总是纠缠着他。直到大三时的一次导师见面突然激发了这个迷茫少年心中的科研火花。
得益于学院的“本科生走进实验室”计划和“导师制”培养方案,蒋宇超在大三进入了尧德中教授的科研团队。“我还记得与尧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沙河校区的主楼。当时尧老师花了一个多小时专门向我详细地介绍团队的研究方向。尧老师的认真负责和平易近人让我非常感动。”
在尧德中教授的指导下,蒋宇超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与方向,开始致力于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主要利用磁共振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网络,探究其病理生理机制。他大量阅读文献、努力钻研学术,早出晚归的学习生活成为日常。
“厚积薄发”是蒋宇超概括科研成才路的关键词。“科研跟艺术创作有些不一样。艺术创作可能是因为你的天赋所在,灵感出现可能就能立刻创作出一首很完美的曲目;而在科研上,一个好的想法往往只是研究的最开始,之后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严密地论证,需要有足够多的知识与实践去支撑你的研究。”
为了拓宽视野,蒋宇超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学术会议。在硕博的五年学习生涯中,他先后参加了多个国际会议。在2018年的第24届人类脑图谱年会上,蒋宇超发表了会议论文分享自己关于精神疾病相关的脑影像学研究成果。并在中国海口举办的第12届国际脑信息学会议(Brain Informatics 2019)受邀做口头报告。
在会议期间,他不仅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科研工作者,还参加中国青年学生学者交流会,结识国内同行,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寻求进一步合作。
乐观心态,矢志不渝
得益于本科和硕士阶段的逐渐积累,自进入博士学业以来,蒋宇超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了SCI一区论文5篇、二区论文3篇,以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并受邀担任 Psychological Medicine,Scientific Reports等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
在蒋宇超丰硕的科研成果背后,是所有科研人都需要面对的辛苦。“平凡的心态让我在面对科研困难时,更加乐观从容。我有一篇文章被拒了有将近10次,一年半到两年中我都在不断修改补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是十分关键的,也正是这样,我时刻警醒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不断地去学习。”
在脑疾病研究过程中,蒋宇超常常需要与精神病病人有密切接触,其中不乏具有攻击倾向的病人。如何让病人安稳地配合在脑疾病研究中往往都是实验中的大难题。“可能只是因为一位病人不配合的原因,整个实验节奏都会被全部打乱。”
“科研中遇到挫折是家常便饭。”但正是在一次次挫折中、一次次团队合作中,蒋宇超更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 蒋宇超认为,在如今的科学研究中,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激发出团队的潜力,创造出成果。“我非常感谢我所在的课题团队,感谢尧德中教授和罗程教授的指导,我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是整个团队努力攻坚的结果,我所代表的也不只是我个人,而是我们整个团队。”
十年成电,满怀感恩
“我很感激我所遇到的一切机遇。而这之中,我最想感谢的是学校。”
冬去春来,十年成电,见证了蒋宇超的成长。“我们最开始都在沙河校区,清水河校区修好之后我们就成为清水河校区的第一批学生。我当时从火车北站坐校车到沙河校区,然后大校车把大家都拉到清水河校区。那时清水河可不像现在这样。看着校园环境的变化就像看到自己成长的变化,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不一样。”
回忆起他与成电的点滴故事,蒋宇超一口气说了好多。他调侃道,“有人说高考志愿就像买彩票一样。十年前,我买了成电这注彩票,十年后来看,我应该是中了‘头奖’!”
回首来路,蒋宇超坦言,如果当初没有学院的“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导师制”等计划,可能他并不会踏上科研道路。“如果没有这个机遇的话,哪怕我对科研再有兴趣,其实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本科期间,蒋宇超还在学校做过颇有意思的大学生项目,将脑科学与音乐相结合。向测试者播放两种类型不同的音乐,第一种是节奏,有rap类似的快节奏、有抒情歌类似的慢节奏;第二种是类似于是鼓点。“我们的实验就是去观察两个因素的干扰对于大脑活动的影响。比如当你听到几个激昂、快速的节奏时,可能你额叶这块就发生活动,但你当你听舒缓的音乐时,发生活动的可能又是其他部分。当时做的时候我就感觉非常有意思,也许也是因此激发了我对脑科学的热爱吧。”
今年六月,蒋宇超也将暂别十年的校园。博士毕业后,蒋宇超计划前往国外进行博士后的学习。对成都、对成电,蒋宇超都感到满满的不舍。“如果有幸,我希望将来能够重回学校,报效祖国与母校,将老师们交给我的知识和成电的精神传承下去。我觉得培养出一个好的学生,比我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更荣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蒋宇超:逐梦十年,用奋斗书写青春!
相关推荐
- 第四届大学生网络素养集训营举行
- 严鹏教授课题组在磁性拓扑领域取得研究进展
- 学校举行第七届成电论坛学科群主题研讨会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和教育部有关会议精神
- 成电学子获第六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一等奖
- 我校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佳绩
- 学校开展第一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中期检查研讨
- 电子科大承办中国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2021年年会
- 缅怀|李跃龙校友:生命永驻战“疫”一线
- 校党委召开2020年第二轮巡察工作及落实巡视整改专项巡察工作动员部署会
- 曾勇校长在2021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 经管学院举行2020年本科招生工作培训会
- 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强基计划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
- 学校2个项目入选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重点支持领域项目
- 西北工业大学党政代表团来校访问
- 第七届新生心理健康节举办
- 学校召开川剧《小萝卜头》创作研讨会
- 新学期开课,各学院准备好了!
- 资环学院赴河南省重点高中开展科普讲座宣讲
- 研究生“骨干培养鲲鹏计划”稳步推进各项培养计划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