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沂宇:科研育人项目开启我的梦想之窗
编者按:近日,电子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2017级本科生路沂宇在航空航天学院副研究员岳鹏的指导下,在国际高水平数学期刊Mathematics上发表一项有关微分流形框架下的笛卡尔非线性场微积分原理的研究成果“Extension of Calculus Operations in Cartesian Tensor Analysis”。这项研究成果解决了怎样的科学问题?背后遇到了怎样的艰难险阻?本科阶段就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成果是怎样的体验?电子科大的老师又是如何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在与路沂宇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答案。
“第一项成果是数学研究,我有些意外”
事实上,发表的第一项研究成果是数学方面的工作的确让我有些意外。这项研究是我参加岳鹏老师负责的一个受中国空气动力发展与研究中心资助的科研项目时,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对数学及力学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衍生出来的一项成果。
我在岳鹏老师项目组中工作时曾负责过数学建模的部分,因为其中一处数据误差较大,计算结果不够完善,我和岳老师讨论后认为这一方向上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就基于此内容进行了数学推导,希望能从理论的方面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在基于广义势理论边界元算法的研究框架下,虽然现今的Navier-Stokes方程的基本解有许多种类,但面对含有大量吸引子、奇怪吸引子等非线性问题的求解时,仍然无法准确的描述。
就此而言,虽然国际上一些学者将该问题归结为格林函数的求解问题,但如果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根本上找到Navier-Stokes方程非线性基本解的广义解。也就是说,这项数学研究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
于是,在岳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基于岳老师和国内外同行提出的辅助空间概念,共同给出了相关定理的证明,得到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广义格林公式。
该公式一方面可以促进边界元法非线性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将有效地发展不同于以往的基本解及其广义解,为非线性边界元法领域做出一点贡献。
除此以外,这项研究所衍生出的一维或高维辅助空间的变换方法、广义势理论的非线性动力学应用,将有望为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及理性力学领域建立新的方法论。
“平台的支持和导师的帮助,让我收获颇丰”
我的科研之路始于航空航天学院的科研育人项目。当时,我的辅导员陈博文老师找到我,为我详细讲解了这个项目并多次劝我抓住这个机会。
于是,我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了项目启动会的现场。在现场,我向各位老师请教项目内容的时候,很巧合地和岳老师聊起了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相关的内容。
聊到兴头上,岳老师更是拿出了随身的纸笔给我讲解了一些问题,那时我被这种激烈讨论的氛围吸引了。随后,我就决定向岳老师申请加入他的工作组。
在岳老师的工作组,他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培养方式让我们只做文献整理,而是通过问答和讨论,帮助我们构筑一个有关研究的基本框架,并用更加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解释了研究内容的本质,将理论问题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这样,就把科研从以前的“学习-积累-研究”纵向过程变为“理解-思考-研究”的横向过程,这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效率。
在这项研究从idea到实体的过程中,岳老师几乎毫无保留地帮助我。我们常常为了研究中一些内容的写作表述讨论一整个周日的下午。有时工作的兴致来了,我和岳老师甚至会就一些问题讨论到接近凌晨。
大二的课业较重,我只能从课余休息中挤出时间向岳老师请教并且参与一些工作,以至于一开始我的工作进度是略有落后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大二的暑假选择留在学校补上工作进度并且学习一些相关知识。在大三上学期,我终于适应了快节奏的科研工作,在研读文献和完成相关工作上也逐渐得心应手。
在专家评审的过程中,我因为疫情没能赶回学校,但岳老师和我仍旧通过微信保持联系,共同讨论如何解答专家提出的问题和意见。
经过这项研究的发表,我觉得自己对科研的过程有了一定了解并且积累了相关工作经验,也产生了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在岳老师得指导下,我逐渐了解到做科研到底是什么意义,并体验到了得出成果的快乐。
作为一名本科生,是通过科研育人的项目才有机会接触到科研的门槛,从而做出这样一点微小的贡献。接下来,我想继续跟随岳老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争取发表这项研究后续工程算法方面的工作。
“成电的‘新工科’育人理念,十分适合我”
读高中时,我读到一篇文章,说我国航空航天领域的人才非常匮乏,所以希望自己将来可以为祖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做一些贡献。高三时,有电子科大的老师到学校来做招生宣讲,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填志愿时,我就顺理成章地把电子科大的航空航天专业作为我的第一志愿来填报。
来到成电后,我发现成电最吸引我的是广阔的平台。在成电,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优越的硬件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探讨,并最终选择自己的兴趣方向。
电子科大对我们个人成长的支持也非常大,组织各类游学,让我们去国际知名高校交流访问,拓宽我们的国际视野。在我已完成的这项工作中,科研育人工作组的老师们也为我们提供了后勤支持,耗材方面一定范围内的合理花销都由学院专项资金承担。
学校所提倡的“价值塑造、启迪思想、唤起好奇、激发潜能、探究知识、个性发展”六位一体培养理念十分适合我。我很赞成这种在学习之余给我们提供接触科研机会的做法,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学习,可能我在本科毕业之时也无法深入了解科研的魅力。
现代科学分支很多,只要用心找,有志科研的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一旦对科研有了兴趣,那么产出成果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正是这一理念敦促我在遇到选择时能够坚持自己的兴趣,并完成现在的工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路沂宇:科研育人项目开启我的梦想之窗
相关推荐
- 学校表彰2019年度统战工作建言献策先进个人
- 电子科大发布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 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听取专家辅导报告
- 太惠玲教授荣获“十佳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荣誉称号
- “科技创新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题研修班开班
- 学校与成华区举行区校合作交流座谈会
- 电子科大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
- 机电学院开展2021年河北招生宣传工作
- 学校与旺苍县共建立人班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 2021级本科新生军训圆满结束
- 医学院举办第二届成电医学论坛
- 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开展集成电路工程项目线上实习
- 数学学院机关教职工党支部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 习近平回信勉励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
- 航空航天学院受邀在第二届全国高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育教学研讨会作报告
- 数学学院赴深圳、珠海走访院友及院友企业
- 大脑半球不对称性的进化差异为研究人类本源增添新证据
- 电子科大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学校召开毕业生就业深造专项工作视频会
-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来校访问
新闻公告
- 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织学习“开学第一课” 03-17
- 学校召开会议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03-16
- 王芝同学,你真棒! 03-15
- 张云勇校友:青春之花如何更美? 03-15
- 经管学院启动新学期环校健身跑暨颁奖仪式 03-15
- “廖妈”,太强了! 03-14
高考招生
- 电子科技大学2018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6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7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格拉斯哥学院2015招生简章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