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举办建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
金秋九月,艳阳高照。9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学术大师云集。吴福元、陈运泰、石耀霖、刘嘉麒、朱日祥、丁一汇、杨元喜、翟明国、潘永信九位院士,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各培养单位的代表一起,共同庆祝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学院”)建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18年教育工作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国科大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董军社,国科大副校长杨国强教授,国科大党委副书记高随祥教授。会议由地学院副院长孙文科教授主持。
孙文科主持会议
今年是国科大成立四十周年,也是地学院同步建立四十周年。从1978年6个研究所的130名研究生到2018年33个研究所的900多人,课程开设由原来的7门课到现在约200门课,这些课程几乎涵盖了地球科学的所有学科,地学院办学规模和影响力逐渐扩大。过去的四十年,地学院与相关研究所携手合作,培养了地学人才3.7万余名,其中包含两院院士26名,占整个国科大培养院士四分之一左右。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地学院的6个专业获得4个A+的优异成绩。
上午九点,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后,孙文科介绍出席会议的嘉宾,宣布大会正式开幕。
国科大地学院院长、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吴福元院士代表地学院,向出席庆典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全体师生表示热烈地祝贺,向关心地学院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他认为,地学院为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科教融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可以自豪地说国科大地学院桃李满天下。其次,吴福元对地学院做了历史的回顾和未来的展望。历史表明,地学院将继续坚持科教融合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吴福元讲话
会议现场
“欢迎你们回家!”董军社说。他高度赞扬了地学院四十年取得的辉煌成绩,感谢在座各位老师、校友的辛勤付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国科大的不断创新,地学院从年轻走向成熟,已然成为我国地球科学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董军社讲话
地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魏勇研究员宣布,在地学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为表彰长期以来为学院研究生教育建设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弘扬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工作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持科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地学院决定授予丁一汇等137名教师国科大地学院“杰出贡献教师”荣誉称号,陈树岩等61名教育工作者国科大地学院“优秀教师工作者”荣誉称号。董军社、高随祥、杨国强、吴福元、朱日祥、杨元喜、潘永信为获得荣誉称号的老师、教育干部颁奖。
杰出贡献教师获奖代表
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奖代表
丁一汇院士和石耀霖院士代表获奖教师发言。丁一汇亲身经历了研究生院筹办的前期阶段,体会了老一代科学家对培养青年科学人才的热情与专注。他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国科大四十年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建立和发展是完全正确的。这也是老一辈领导和前辈科学家高瞻远瞩,积极推动高层次教育事业的结果。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目光是值得我们这一代人学习和发扬的。二是作为教师深感责任重大,在四十年的教学中,深深体会到研究生阶段是青年人开始创新思维的温床和开端,他们开始对所遇到的各种科学问题产生兴趣,提出问题,寻求解答,不断深化他们对正确科学知识和理念的追求。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帮助和引导是极其重要的。
丁一汇发言
石耀霖从两张照片的对比说起,讲述他经历了学校从一排小平房到高楼的发展变化。希望国科大的研究生能够有条件在更广阔的天地、更有挑战的环境中独立的承担、体验和成长,希望国科大的教育工作者对中外校园文化差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石耀霖发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四十年,从青丝到白发,丁一汇和石耀霖等一批科学家,鼓舞和激励了新一代的年轻人。地学院李忠海研究员作为青年教师发言,他对老一辈科学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青年人的培养致以崇高的敬意。作为青年教师,他勇担教书育人的责任,“在追求科学的路上,可以平淡,不能平庸;可以平凡,但要追求卓越”。
李忠海发言
杨元喜院士作为校友代表发言。“30年弹指一挥间”,他回顾了自己1988年进入中科院读博的经历,导师对他的深远影响,“我所学的知识和我所运用的知识,都是当年在中科院读研究生期间学习到的。”杨元喜认为,国科大的科教融合体系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希望在未来四十年,年轻的同学们也可以站到这个讲台上,发表更精彩的讲话”。
杨元喜发言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马胜利研究员作为培养单位代表发言,他感谢国科大为各培养单位输送的优秀人才,希望未来继续坚定合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人才。
马胜利发言
随后,全体与会者自由发言。在座的地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胡昕尧同学说:“听完各位前辈的讲话,觉得自己很受鼓舞,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学子,希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有朝一日可以自信地喊出‘国有疑难可问谁,强国一代有我在!’”
朱日祥发言
陈运泰和与会者交流
高随祥和与会者交流
翟明国和与会者交流
潘永信和与会者交流
孙鹏宇和与会者交流
胡昕尧和与会者交流
回眸是为了更好地瞭望,新时代,再起航。国科大地学院踏着祖国改革开放的东风而来,又将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科教融合之路,走向更广阔的明天。
全体与会者合影
责任编辑:余玉婷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国科大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举办建院四十周年纪念大会
-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成立
- 下一篇:国科大参加北京分院首届职工气排球比赛
相关推荐
- 国科大存济医学院发表失眠治疗新理论:多模式睡眠
- 李树深院士为国科大学生讲授思政课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与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签署合作协议
- 国科大三项目入选2021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 国科大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通过民政部审核正式成立
- 校领导率队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教职员工
- 国科大134位教师获得“领雁奖章”
- 国科大2020年秋季学期集中教学新生党支部委员培训会
- 国科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国科大举办新提任党政中层管理人员 素质和能力培训班
- 国科大副校长苏刚会见新南威尔士大学副校长一行
- 艺术中心王渭田作品展在恭王府开幕
- 国科大党委理论中心组举行2020年度民主生活会专题理论学习会
- 国科大多名校友获得202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国科大举办2018年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青年科学家国际研讨会
- 国科大2021年本科生军训在雁栖湖校区举行
- 国科大召开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暨二级党委书记、党总支书记会议
- 改革先锋柳传志做客国科大“雁栖湖名家大讲堂”
- 北京市教委领导检查国科大返校复课准备工作
- 国科大召开2021年度学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考核会议
新闻公告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举办第二届“雁栖学者云论坛” 03-14
- 国科大党委召开2022年巡察动员部署会 03-14
- 国科大获北京市高校优秀德育工作多项荣誉 03-04
- 国科大党委召开2022年巡察工作交流研讨会 03-02
- 国科大春季开学首日275门本硕课程线上线下开讲 02-22
高考招生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5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分省分专业计划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