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系教授郑小平尝试“克隆课”,多校同学共上“超快光学”
清华新闻网3月1日电 有这样一个课堂,老师和学生素不相识,没有老师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也没有学生在教室里,甚至他们并不是同一个学校的师生。通过网络组建雨课堂“克隆班”,多校同学实现了共同聆听一堂课,这就是清华电子系教授郑小平的“超快光学”课堂。这是清华电子系的第一个“克隆班”,也是清华电子信息领域驰援华中科技大学在线教学的第一个“克隆班”。
2月28日下午1点,家住石家庄的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博士生申明和往常一样,打开手机,准备上课,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同学们“停学不停课”的标准动作。但马上要开始的课程有些不同,授课教师是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郑小平。通过雨课堂和腾讯会议平台,郑小平同时给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近60位同学上课。
郑小平给同学们上课
郑老师的声音和图像从手机上传来,申明马上集中注意力,沉浸在公式推导、概念领悟中,伴随着不时的问题交互,对超快光学的内容逐步有了一些了解。“听的很清楚!”来自黑龙江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于淼同在一堂课上。同样,课堂上的清华大学30多位研究生也对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能够在疫情期间正常上课,并和华中大等学校的同学们一起与老师互动,是很特别的体验。”靳元超说。
“超快光学”在线课程
“超快光学”是郑小平的王牌课程,主要学习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压缩、测量与控制,涉及超短脉冲激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的超快物理规律、传输理论与技术,在光通信、信号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为了准备上好在线课程,郑小平在春季学期开始前就已经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课件的修改、雨课堂的熟悉、网络教学硬件的配置等。接到接纳20多位外校同学的“克隆班”任务,他感到责任重大、倍感光荣,在课件准备、交互方式方面做了针对性安排,“作为老师,把课上好是本职工作,帮助武汉的兄弟院校上课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清华大学电子系党委副书记李冬梅表示,响应学校“共享清华课程资源,承担社会责任”的号召,电子系积极鼓励教师开设“克隆班”,并组织推荐对口课程向校外开放相关资源,希望能够给外校特别是武汉地区高校更多的支持。
供稿:电子系
编辑:曲田
审核:戚天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电子系教授郑小平尝试“克隆课”,多校同学共上“超快光学”
相关推荐
- 清华美术学院学生在“2018学院本色”展览中获奖
- 环境学院吴烨教授团队揭示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空气质量和健康效益
- 美术学院李薇教授作品在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展出并被永久收藏
- 2019两岸清华大学学术研讨会举行
- 清华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终期汇报暨第二十一届出征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女篮获得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总决赛冠军
- 美国乔治城大学副校长托马斯·班科夫访问清华
- 清华化工系研究生团队在亚太化工联盟大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青年研究提案评选中获奖
- 清华大学举办“毕业·纪”无偿献血专场活动
- 校友代表高红卫在清华大学2019年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 大中物理教育衔接工作委员会成立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 【线上集中主题团日】常务副校长王希勤参加无95团支部主题团日
- 清华召开增聘党风校风监督员座谈会
- 2019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寒假“启航计划”就业实践出征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召开毕业工作、就业工作协调推进会
- 清华大学2019年辅导员海外研修总结交流会暨2020年启动会举行
- 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学风建设的若干意见
- 信息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座谈会
- 清华代表团赴圣彼得堡参加联合自主科研合作研讨会
- 陈旭到智库中心宣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