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杨晶:疫情下对雨课堂的一点感受
近日,5万余名清华师生在当前防控疫情的特殊时刻,通过雨课堂在线同上了2020年春季学期的第一堂课。课上陈旭书记与邱勇校长对全校师生提出了“停学不停课”的要求。
作为基层数学基础课教师,我深感责任与挑战。挑战在于:疫情情况下,需要把我们习惯的实体课堂转换为在线授课。在网络课程中,由于缺乏真实课堂环境的约束,学生更容易分神;教师们大多数缺乏网络授课的经验,特别是讲授为主的数学基础课,很难了解学生的真实听课状态。软件技术和网络稳定等问题也增加了新的困扰。而责任在于:清华一向把教书育人看得最重,哪怕是战火纷飞的年代,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清华师生始终坚持教学、坚持上课。“课比天大”,我们有责任根据新的情况,调整课程设计,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甚至对某些学生还能提升学习效果。
“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基础课,授课的前后逻辑关系很强,教师通常以讲授PPT或板书推导概念与定理为主。而且课程容量通常较大,一般在100-200人,师生互动不易展开。首创于清华的“雨课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工具。除了视频与音频的直播外,雨课堂最重要的优点在于,能方便有效地展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题目推送,投票,投稿,随机点名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拨动”和“刺激”一下学生,把学生注意力拉回课堂。同时还能把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数据保留下来,为我们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提供了数据保障。进而,通过学生学习成效的反馈,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
一些老师认为,数学基础课强调逻辑,强调证明推导,师生互动会打断推导的逻辑。但我想,诚如上述,在网络课程中师生互动是必须的,我们需要更加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交互式环节,既保持数学逻辑思维的顺畅,又调动同学的积极性,还要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效促进教学相长。总之,在新形势下,我们应树立学习成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数据为本,交互为体,直播为用!”
最后,引用宋朝张耒的一句诗:“今春风雨稍依节,上田麦穗过数尺!”借助雨课堂,精心规划和设计数学基础课堂,保证教学,全体清华数学教师一定同力协契, 共克时艰!
编辑:吕 婷
审核:戚天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专家说】杨晶:疫情下对雨课堂的一点感受
相关推荐
- 清华美院学生王韵骁获2018斯坦尼斯拉夫·李宾斯基奖一等奖
-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2019年会议举行
- 清华大学“国际化能力提升计划”2018年工作会议召开
- 【2019·毕业季】于纪平:培养行动力,从拧紧每颗螺丝做起
- 清华大学举行2018年度学校领导班子和成员述职测评会
- 【主题教育】清华大学纪委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集中学习研讨会暨第十四届纪委第二十四次全体会议
- 清华话剧队校友献礼演出《哗变》在清华大学上演
-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龙笛副教授荣获201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青年科学家奖
- 清华大学学生会党支部成立大会举行
- 【微观清华】世纪讲堂|朱邦芬:学术之道始于走正道(一)
- 【身边榜样】高仕奇:与同学们一起砥砺前行
- 【主题教育】清华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指导组召开第三次会议
- 工物系助理研究员田阳同志入党组织发展会举行
- 航院副教授马维刚获亚洲热物性研究青年科学家奖
- 清华校党委巡察组召开第二轮巡察工作动员会
- 2019年丘成桐中学科学奖总决赛及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
- 4项一等奖,24项成果获奖!清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创历史新高!
- 清华医学院张林琦课题组成功解析艾滋病病毒适应新宿主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 清华大学举办纪念汪家鼎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暨化工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 化学系焦丽颖课题组和微电子所任天令课题组合作提出二维电子器件集成新策略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