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3位教师7位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
清华新闻网12月18日电 12月14日,由DeepTech 深科技与《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共同评选的第三届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在北京公布,35位入榜者中有3位清华教师和7位清华校友,分别荣获先锋者、发明家、人文关怀者称号。
3位教师分别是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智能成像实验室副教授方璐、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助理教授刘凯(2009级博,化学系)、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刘竹。7位校友分别是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陈丹琦(2008级计算机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博士后邓磊(2012级博,精仪系)、复旦大学化学系青年研究员龚鸣(2007级化学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助理教授金橙橙(2003级生物系)、西湖大学研究员卢培龙(2009级博,生命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陈硕(2001级本、2005级硕,化工系)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博士后研究员同丹(2013级博,环境学院)。
以下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 年中国“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入榜的清华教师的介绍(按获奖类别、姓名首字母排序):
先锋者
方璐
年龄:33 岁
职位: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她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光场成像理论与技术,突破人眼极限,面向大范围动态场景的视觉感知与处理,实现了机器看的全、看的清和看的真,成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利器。
获奖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自适应光场成像新原理,建立了大场景自适应光场感知新模型,研制出十亿像素级阵列像感器成像装备和智能处理平台,在理论和技术上突破了大范围动态场景成像中宽视场和高分辨的固有矛盾,建立了智能分析处理平台,使得机器在智慧城市等复杂现实场景中不再“管中窥豹”,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发明家
刘凯
年龄:32 岁
职位:清华大学助理教授
获奖理由:他从事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科研工作,系统研究了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机理,在材料层面提出了提高锂离子安全性的一系列新方法。
获奖人在电池热失控的“萌芽”阶段,引入动态超分子作为锂金属电极的“智能反馈”涂层,提出了抑制锂枝晶产生的全新方法;在“蔓延”阶段,提出“反应-保护”型隔膜新机理,利用化学淬灭减缓了锂枝晶生长速率,将锂金属负极使用寿命延长了 6 倍;在“爆发”阶段,构建了具有热刺激响应功能的“分子灭火器”,在不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前提下,将电解液自熄灭时间缩短了近 30 倍。系列成果在本质上大幅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有望使电动汽车、手机等摆脱着火命运。
人文关怀者
刘竹
年龄:34 岁
职位:清华大学副教授
获奖理由:他与研究团队开拓性地提出水泥材料的人为碳汇作用,提供了增强人为碳汇和负排放技术作为应对全球变化的解决方案。参与研究全球尺度碳循环定量并对其做出重要贡献。
获奖人通过对水泥等基础设施碳化过程对全球碳收支的影响,提出水泥可能是一个潜在的人为碳汇,并为未来通过新型建筑材料实现碳封存等负排放技术提供思路。他还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多项全球碳收支定量研究和系统评估,研究成果对完善全球碳数据及制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政策均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刊 120 周年。自 1999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每年都会评选出35 位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创新者,共分为发明家(Inventors)、创业家(Entrepreneurs)、远见者(Visionaries)、人文关怀者(Humanitarians)及先锋者(Pioneers)五大类。从2017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榜单正式落地中国。在 2019 年的榜单上,虽然缺失了“创业家”的身影,但是可以看到许多在具有产业化潜能的领域方面坚持科研使命的获奖人,也看到更多散布在海外顶尖学术机构的科学家们已经取得了世界级标竿成就的科研成果。
供稿:校友总会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3位教师7位校友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科技青年英雄榜
相关推荐
- 陈旭率团访问访问福建 签署新一轮省校战略合作协议并看望慰问校友
- 新文明城市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清华举行 国内外专家共话城市可持续发展议题
- 【在线教学案例分享】线性代数课程在线教学案例
- 第一届汽车轮毂电机驱动技术高端论坛在清华举行
- 抗洪一线践初心 传播希望担使命——清华大学“初心服务团”江西萍乡实践支队深入基层救灾支教工作纪实
- “我给同学做一堂讲座”活动启动仪式暨首场报告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清华大学鄂东、鄂北、鄂中、恩施、荆州学生临时党支部举行线上主题党日
- 【学风建设年】院系代表、社会学系王天夫在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大会上的发言
- 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2018年度全体会议举行
- 建筑学院教师曹彬荣获全国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技能竞赛特等奖
- 清华曾坚阳研究组三维基因组研究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生物信息学十大进展”
- 物理系张广铭教授课题组在非阿贝尔量子拓扑物态相变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2019年度“求是奖”在清华揭晓 杨振宁被授予“求是终身成就奖”
- 清华大学核研院张希良研究组发表关于中国碳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的最新研究成果
- 环境学院郝吉明、贺克斌与地学系张强课题组合作发文揭示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因素
- 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108周年校庆特刊版面欣赏
- “清华三农论坛2019”举行 专家学者共论以深化改革促乡村振兴
- 【在线教育风采】梁恒:将传统数学教学注入慕课新鲜血液
- 【迎新花絮】最小新生鹿泽宇:探索未知和自然的奥秘令人着迷
-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成立 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会见学术顾问委员会外方代表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