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第二期文科沙龙举行:在跨界的交会处寻找创新的增长点
清华新闻网11月25日电 11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第二期文科沙龙在艺术博物馆咖啡厅二层举行。沙龙以“何谓创新,为何创新”为主题,旨在从科学、艺术、哲学的角度厘清“创新”概念,探讨不同学科视域中的“创新观”,在跨界的交会处寻找“创新”的增长点。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出席活动。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宏伟、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向帆、人文学院科学史系助理教授胡翌霖就创新的“过去”“今天”和“未来”与60余名校内师生展开交流。公管学院助理教授蒙克主持沙龙。
沙龙现场
胡翌霖发言
与谈嘉宾从自身研究出发阐释了“创新”在本学科内的含义和价值。从科技史研究的角度,胡翌霖认为,创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创新”本身应该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强调的是改变他人生活方式、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力量,因此,对创新的理解也不应该仅停留在事物本身的新旧程度上,而应从影响力的方面定义,避免望文生义的错误,才能为社会的创新指明方向。
向帆发言
艺术家的视觉语言呈现是不是创新?这是一直困惑向帆的问题。在沙龙中,她展示了近年来的项目:用可视化手段“解散”张爱玲小说、展现艺术院校的行政结构、对全国美展油画作品进行视觉化解读、构建中国家庭的家谱树。诸如此类文科和计算机交叉的结合,也是近二十年来创新活跃的领域。向帆认为,用科学家的方法做人文科学的研究,恰好激发了发明新工具的需求。
王宏伟发言
作为文科沙龙举办以来首位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嘉宾,王宏伟认为,不同学科知识的演化有非常大的相通性,科学家期待的创新是颠覆范式的。创新精神就是不断探索未知边界的激情,好奇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科学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动力。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社会过去千百年的变化和变迁都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意义不言而喻。
现场观众与嘉宾积极互动
嘉宾就创新的层次和动力、法律对创新的界定和保护、创新项目的选择等问题与在场观众展开自由而热烈的讨论。
彭刚与沙龙嘉宾、主持人合影
文科处处长孟庆国等参加活动。
清华大学文科沙龙是一个致力于促进校内人文、社科和艺术等领域跨学科对话的平台,通过邀请校内文科及相关领域教师就同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关切的重要话题展开对话,促进多学科思想的交锋碰撞,推动学科间的融会贯通。距今为止,文科沙龙已成功举办两期,吸引了校内师生近200人次参与。
供稿:文科处
摄影:赵青松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 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第二期文科沙龙举行:在跨界的交会处寻找创新的增长点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四部视频作品荣获“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节目展评展播活动”奖项
- 药学院王钊等发文报道高脂饮食通过干预胰岛素信号通路改善SIRT6缺陷小鼠代谢损伤与早衰表型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英文版发布会暨人工智能国际对话在清华大学举行
- 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讲坛第五讲在清华大学举行
- 【组图】漫步清华园 徒爱清华秋
- 【清华名师谈学风】华罗庚:我再讲一个“严”字
- 清华举行“台湾海峡通道研讨20年回顾与探讨”座谈会
- 清华大学学生会成立一百周年校庆系列纪念活动举行
- 清华大学第八届创意大赛点燃智慧火花
- “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云启动仪式举行
- 【在线教学进行时】水利系教师各显神通迎接开课“云挑战”
- 【国庆专题策划】熊剑平:这是历次训练演练以来表现发挥最好的一次!
- 2019年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答辩会举行
-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校内教师招募宣讲会举行
- 清华心理学系庆祝复系十周年
- 【微观清华】清华大学首个24小时书店来了!
- 清华大学首批应急攻关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启动试运行
- 清华大学召开纪委全体会议 开展全面从严治党集中教育月活动专题学习
- 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上海办公室揭牌
- 机械系程嘉合作发文报道摩擦纳米发电机用于电辅助细胞打印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