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走进清华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清华新闻网11月7日电(记者 李晨晖 摄影 李派 孙若丰)11月6日下午,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走进清华大学。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围绕“新时代中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专题讲座,与清华大学600多名师生互动交流。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副秘书长景汉朝、王洪祥、雷东生,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世忠和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主持讲座,副校长吉俊民、相关部处和院系负责人与师生共同聆听讲座。
周强作专题讲座
周强在讲座中表示,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司法解决纠纷的过程,本质上讲是寻找事实、寻找法律的过程。人民法院要在解决好寻找事实、寻找法律这一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准确认定事实,精准适用法律,作出公正裁判,实现公平正义。这必须依靠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人民法院近些年将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作为整体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推动审判执行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周强从世界银行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讲起,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居全球第31位,与人民法院工作密切相关的“执行合同”“办理破产”“保护中小投资者”三项指标表现突出,这反映了中国法院在司法质量、效率、透明度和公信力上取得的长足进步,体现了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取得的最新成就。
在讲到司法体制改革时,周强首先回答了“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关键问题,阐释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目的、根本尺度和根本标准。从司法责任制改革、人民法院组织体系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执行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司法公开,从世界执行大会通过的《上海宣言》到世界互联网大会达成的《乌镇共识》,师生们沉浸其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有了更真切的感受和更强烈的认同。
智慧法院建设是近年来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亮点,也是师生们特别关注的内容。周强重点从智慧审判、智慧执行、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四个方面介绍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人民法院司法区块链统一平台、“1+2+N”执行信息化系统、网上诉讼服务平台、移动微法院、司法大数据管理和服务平台等,这些审判执行工作智能化成果的应用,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讲座最后,周强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人民法院的生动实践。做好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以智慧法院建设为动力,坚持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在展望未来的智能化法院、法学研究新课题后,他谈到,面向未来,信息化将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无限可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前景无限广阔。他深情寄语当代法科学子,要根植中国丰富的司法实践,研究解决中国司法问题,全身心投入到中国法治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
陈旭讲话
陈旭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周强院长的报告系统地讲述了新时代中国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方面的重要成就和经验,为我们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来观察、研究和解决法治中国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对于我们认识中国法治奇迹,学习中国法治智慧,理解中国法治蓝图,增强中国法治自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陈旭表示,本场报告也是一堂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党课,让在场的师生近距离地感受到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重大进展,深受启发、受益良多,激励全校师生积极地将教学、学习、研究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政法实践,紧密联系政法实务,深入研究政法领域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中国法治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学提问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司法责任制改革、互联网司法新模式、区块链技术在司法工作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提问,周强一一作了回答。
这次讲座充分运用高科技、智能化的融媒体演示手段,将现代科技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的成果进行了可视化展示,便于师生更加全面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成果。讲座还演示了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北京互联网法院、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科技应用场景,令人耳目一新,让广大师生更加全面了解了法治中国建设新成就。授课前,最高人民法院还面向法学院校专门开展了在线问卷调查,主动了解老师和同学们对人民法院工作及本次授课的关切,反馈非常踊跃。
师生聆听讲座
聆听讲座的师生从不同视角畅谈了感受。
法学院院长申卫星说道:“周强院长的授课把司法实践的发展情况和需求带到了清华园,为我校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了宝贵的前沿知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民法院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担当精神,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发展方向。”
法学院2017级本科生谢斯丝说道:“在这场讲座当中,感受最深的点在于学术与实践的碰撞和交融。周院长提到的许多案例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这些案例在实践中扮演了很重要的指导和教育的角色。”
法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何源说道:“本次讲座让我认识到了体制机制改革、司法能力提升仍然任重道远,为我指明了法律人努力的方向。也让我认识到,要让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两大坚实车轮,推动新时代中国法院发展稳步向前,为全球法治贡献更多智慧。”
讲座现场
此次授课是中央政法委会同教育部、中央政法各单位共同创办的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活动之一。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人才培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又红又专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引导法学院校师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法治中国、平安中国建设贡献才智。
编辑:李晨晖 曲田
审核:周襄楠 吕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走进清华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为师生作专题讲座
相关推荐
-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专题研究课程结业典礼举行 港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与清华大学同期签署合作备忘录
- 【2019·毕业季】新进校教师代表现场观礼:感受仪式的力量,明确教师的责任
- 【身边榜样】樊富珉:传递幸福的火炬手
- 杨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三地官员召开视频会议 共同探讨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发展
- 清华大学举行2019年各界人士新春茶话会
- 【良师益友20周年】韩林海:精益求精 知行合一
- 【微观清华】大国工程背后的清华力量|走近参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清华人
- 德国汉诺威大学外事副校长冯·哈伦访问清华
- 4位清华校友获得2019年斯隆研究奖
- 清华大学本科生党支部与雄县农村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
- 清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 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李宝荣一行调研清华大学
- Umbro中国捐赠清华大学仪式举行
- 清华大学本科生党支部和党课小组在线举办“理论学习1+1”活动
- 清华大学教学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四次全体会议
- 姜胜耀带领清华核电工程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专硕项目团队赴英参加中国政府奖学金发布会
- 清华大学召开2019年第二次院长(系主任)会议
- 清华大学举行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工作总结表彰会
-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首场讲座暨工作部署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 柳百成院士做客“学术人生”系列讲坛讲述改革开放40年的亲身经历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