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榜样】矣晓沅:轮椅束缚了身体,却挡不住追梦的步伐
2018年6月16日晚,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第二季第六期节目的舞台上,有一位年轻的朗读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印证了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路,并不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他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他的名字叫矣晓沅。
矣晓沅
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坐在轮椅上的矣晓沅,看上去比同龄人更瘦小一些,蜷缩的双手也已经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舒展开来。
小时候,他和其他男生一样,虎头虎脑,爱跑爱笑。可6岁那年,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他被确诊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侵蚀人体关节且无法治愈的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奔跑、跳跃、下蹲、走路……这些在普通人看来稀疏平常的事,对于他来说,渐渐变得比登天还难。11岁那年,他因出水痘并发重症肺炎,一度出现心衰、呼吸衰竭等症状。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个多月,他虽保住了生命,但股骨头坏死,双腿萎缩,从此再也无法站立。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清晰地记得最后一次“跑步”时的情景。“大概是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和我的一个小伙伴,我俩慢慢地从教学楼踱步下来。小伙伴说:我们来比比赛跑,看谁先跑到学校大门口。我现在依然记得那时候的情景,夕阳洒在我的身上,风在我的耳边呼啸,胸前的红领巾在飘荡,我能够感觉到速度,我能够感觉到心跳,我的每一步,踏在大地上,仿佛是大地的心跳的旋律。这么多年来,那副情景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对我们来说,跑步只不过是众多天赋技能中的一种;但对于10岁之后的矣晓沅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样的变故,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但坚强懂事的他,在父母的鼓励下,选择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名字里的“晓沅”,出自“沅有芷兮澧有兰”,屈原笔下沅澧两岸的芳草,被后人用来比喻高尚纯洁的人。
“我唯一的武器就是学习,这也是我唯一可以倾尽全力去做好的事。”面对命运的不公,矣晓沅拼尽全力以自己的方式战斗着。虽然行动不便,就连写字对于他来说都是头疼的难事,但他依然以云南省理科第16名、玉溪市高考理科榜眼的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成为当年清华大学在云南招收的两名学生之一。
“我是一个特别不服输的人”
然而,从云南偏远地区考入全国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此前并未接受过任何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矣晓沅,在高手云集的同学中,毫无半点优势可言。大一期中考试,一直是学霸的他,第一次尝到了挂科的滋味,这让他十分崩溃。
但是晓沅说:“我是一个特别不服输的人,我很多时候考试没考好,失败了。但我相信凭借我的努力,一定可以追回来。”当时他学得最辛苦是编程,“自己一个人在宿舍里,一道题又一道题地练。可能一道题一写就是五个小时,写完我才发现,这五个小时我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
2015年清华大学学生奖励大会上,校长邱勇为获得“特等奖学金”的矣晓沅颁发获奖证书
就这样,矣晓沅时常学习到凌晨1点,第二天照常6点半起床去上课。因此,矣晓沅的妈妈只好陪他上大学,充当他的“拐杖”。在不能用轮椅的地方,用身体支撑着儿子,帮他“行走”。就在这样艰难的学习条件下,矣晓沅的年级排名,从最初的90几名不断前进,大三到了第9名,而大四时,他拿到了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在本科生特奖答辩会上,晓沅说:“因为困难选择了我,所以我要选择坚强。”
矣晓沅和他的母亲
不仅如此,2013年,他还一手组建了“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支队”,奔赴腾冲寻找远征军的故事。6天,1500公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辗转云南各地,完成了8000字的考察笔记,并摄制了20分钟的纪录片。
矣晓沅与同学们奔赴腾冲寻找远征军的故事
2016年7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还专门提到了矣晓沅的事迹:“晓沅如愿度过了四年精彩的大学生活,他始终洋溢的笑容感染了许多人。轮椅上的晓沅,就是清华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晓沅也来到了毕业典礼现场,让我们用掌声祝福他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
尽自己所能回馈社会
每次说起自己的家人、同学和老师,矣晓沅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也力所能及地回报外界对他的帮助。他为贫困的学生们演讲,希望可以将自己“不服输”的人生态度传递给他们。他积极推动学校的无障碍软硬件设施建设,希望清华园能够为残疾学生提供能加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
矣晓沅参加辩论赛
同时晓沅致力于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科研中去。他加入了人工智能“九歌”的研制团队,并成为“九歌”的核心研发人员。“九歌”诞生于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潜心研究两年,终于研发出可以创作古体诗的人工智能“九歌”。“九歌”录入了从唐朝到清朝数千名诗人的30多万首诗,包括集句、绝句和藏头诗,构建出古诗用词的联想网络,从而实现自动作诗的功能。“九歌”的核心技术是研究如何理解人类语言,而理解人类语言也是人工智能服务人类、造福人类至关重要的一步。
面对一直陪伴自己的母亲,晓沅说:“我一直从父母的手上索取他们的爱,而我无以回报。我希望有一天自己最大的梦想能够实现,那就是能够站起来独立生活,让我母亲能够获得属于她的自由。”道路阻且长,但晓沅的内心是笃定的。
他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阅读,还能用双手编写程序代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身体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学习对他们来说,有更多阻碍。我希望将来能继续进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和输入法等领域,创造出能让他们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
(清华新闻网12月29日电)
供稿:计算机系 编辑:吕婷 华山 审核: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身边榜样】矣晓沅:轮椅束缚了身体,却挡不住追梦的步伐
相关推荐
- 民建清华大学委员会庆祝民建清华组织成立三十周年
- 【组图】邂逅一场清华园的漫漫大雪
- 国内首个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举行奠基仪式 清华大学创新技术成果走向规模化工程应用
- 【抗疫期间的清华科研】清华大学退休教授冯冠平领衔研制石墨烯护目镜助力抗“疫”一线
- 防控疫情,后勤变前线
- 【组图】清华大学第十届国际文化节开幕
- 清华生命学院江鹏课题组发文报道肿瘤细胞调控瓦博格效应的新机制
- 电子系赴南京中电集团开展就业实践
- iTsinghua云学堂暨清华大学2020高招直播启动
- 全球制图与应用伙伴计划第二次会议在清华大学举行
- “清华校友—张慕葏潘敏贞励学基金”设立
- 清华大学少数民族师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座谈会举行
-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会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学生代表的重要回信
- 清华大学举行“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线上研讨会
- 习近平、穆罕默德王储共同见证清华大学和哈利法科技大学交换合作协议
-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 “致敬大师——纪念黄自逝世80周年”系列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
- 陈旭访问日本 推动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 清华大学教师秘书职业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第一期开班
- 清华量子信息中心孙麓岩研究组合作在超导量子系统中实现了量子纠错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