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改革研讨会凝聚改革共识
清华新闻网10月15日电 (通讯员 佟丹丹)10月11日下午,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以下简称“讲座课程”)改革研讨会在新斋举行。研讨会的目的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凝聚共识,确保讲座课程成绩的准确性、严肃性、科学性以及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不断加强和改进讲座课程的质量、扩大受益面。
研讨会现场
清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兼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常务主任王巍,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程钢、蔡文鹏,以及人文学院、文素基地教师代表和清华大学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讲座课程助教等近30名师生参会。
蔡文鹏主持研讨会并作题为“《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改革构想”的主旨报告,从《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的由来与发展、为何改革、如何改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重点阐述了拟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启动学期要求、选课要求、学分变化、实践活动替代、阅读要求和书面报告等六个方面的改革构想。
与会师生围绕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初子靖提出讲座面授和线下辅导相结合的建议;田家昆、武楚凡建议建立匿名评价与反馈机制,以进一步提升讲座课程的质量;龙圆正、胡啸、余家沛等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来保证报告、阅读与读书沙龙等课外活动的质量;刘隽甫、张春龙提出要考虑不同年级的差异情况,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孔祥瑞建议设计更加丰富的讲座内容和形式,如围绕同一问题,不同学科不同观点的相互争鸣,并从阅读、写作与讨论三方面提出了具体规划。
程钢围绕回归讲座课程设置的目的,分析了如何协调学生、学校和课程组织团队的关系。
王巍在总结发言中代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与会师生表示感谢,并就课程改革的学分设置、学期设置、报告提交方式、课外相关活动设置等问题征询与会学生的意见。他表示,此次讲座课程改革始于使命驱动,课程改革组织者将以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为最终关怀,在尊重学生的意见的基础上完善合理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案。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据悉,《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设立十年来,截至今年8月底,纳入讲座课程的主题已达22个,组织了993场次,本科生刷卡选听230460人次,本科生提交课程书面报告计23421篇。讲座课程对于营造清华文化氛围,充实丰富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启发学生与大师同行、与真理为友的自觉意识发挥了积极的启蒙和示范作用。
供稿: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编辑:华山 审核: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改革研讨会凝聚改革共识
相关推荐
- 清华大学新技术概念汽车研究院成立
- 清华大学两位教师代表参加全国教师节表彰大会
- 姜胜耀会见中国文化大学校长徐兴庆一行
- 环境学院郝吉明、贺克斌与地学系张强课题组合作发文揭示近年来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因素
- 【微观清华】一名青年教师的教学感悟 | 蒙克:读三本书,织两张网,做一个人
- 首届清华大学青年学者论坛举行
- 【主题教育】校机关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实践
- 清华大学人事档案工作交流培训会举行
- 电子系赴南京中电集团开展就业实践
- 清华大学电机系曾嵘课题组合作发文阐述离子电池材料新机理
- 清华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颁教师座谈会
-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代表团参加全球气候行动峰会
- 化工系合作研发成果“万吨级橡胶促进剂MBT、MBTS微化工连续流生产技术开发”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 “冀望新时代·相约在河北”2019清华英才入冀宣讲会举行
- 2019年何梁何利奖揭晓 3位清华教师5位清华校友获奖
- 李学勤先生学术成就与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清华召开
- 【微观清华】清华人与国庆群众游行长长长长的回忆
- 清华经管学院鸿海讲席教授魏杰荣获2019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 宣传部文化办联合党支部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联合举行主题党日活动
- 微纳电子系任天令教授团队合作在柔性声学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