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逢的24小时】熊光植 吴行敏:进清华是一生之幸
清华新闻网4月28日电(学生记者 李延欣 张北辰)1954级土木工程系校友熊光植曾是清华体育代表队队员,最擅长的是标枪。见到老同学时,熊光植兴奋地拍着对方肩膀,第一句话便问“你胖了!现在多少斤?”亲切自然,彷如年少时。
熊光植
对熊光植而言,在清华求学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分析问题的能力。“书本知识永远学无止境,但学校教会我们如何分析问题,遇到事情保持平和心态,这是让你受用一生的能力”。
1959年本科毕业后,熊光植到山西太原工作,同班同学也分散到祖国各地,“母校是大家最牢固的纽带,清华让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熊光植说。
吴行敏
80岁的吴行敏早上9点便来到学校,在“清华,一生有你”互动展板上写下自己的感言:“进清华是一生之幸!”
1958年吴行敏进入清华大学电子系读书,当年的他常常到学校音乐厅欣赏演出,也喜欢聆听音乐系的课程。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对人的头脑,尤其是记忆力很有益处。学校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让读书生活幸福而充实。”吴行敏说,今天的清华还是自己记忆中的样子,充满青春朝气和活力。“祝福母校不断创造辉煌,作为校友无比地自豪!”吴行敏说。
编辑:曲田
审核:周襄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与你相逢的24小时】熊光植 吴行敏:进清华是一生之幸
相关推荐
- 统计中心杨立坚课题组与机械系季林红课题组联合在脑电信号预测记忆能力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 陈旭访问日本 推动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
- 清华大学冯虞章教授获评2018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
- 清华大学2019年研究生党建骨干培训会举行
- 【在线教学进行时】叮铃铃,老师喊你上课啦 | 机械系开课首日纪实
- 杨晶副教授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竞赛精英赛金奖
- 完善学术评价 树立正确导向 | 清华大学召开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工作协调推进会
-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十周年暨复系三十五周年座谈会举行
- 清华大学天文系举办首期“天问”论坛
-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奠基
- 清华物理系张广铭教授课题组在量子拓扑相变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清华大学建校108周年校友招待演出举行
- 清华大学召开2019年度教学研究机构工作交流会
- 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兴趣团队2018年会分享创新创意思路
- 王希勤为清华大学第34期暑期团校做首场报告
- 清华继续教育学院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 副校长杨斌与米兰理工大学校长费卢奇奥·内斯塔视频连线 深化创新合作 为意大利抗“疫”加油
- 2019年清华航天航空学院实践育人研讨会举行
-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一行到清华大学调研
- 探寻“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减贫合作——清华大学研究生“知行计划”海外实践首次走进柬埔寨
新闻公告
高考招生
- 清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6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留学预科班2014年招生简章 08-05
- 清华大学2015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3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12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清华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