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2019年当选院士师生座谈会举行
12月4日,同济大学2019年当选院士师生座谈会举行,方守恩、陈杰、江波、徐建平、吴广明、方平、冯身洪、雷星晖等在校校领导,吕西林、徐祖信两位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党办、校办、宣传部、人事处、发展规划部、科研管理部、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等职能部处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及师生代表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副校长吕培明主持。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选名单近日揭晓,我校吕西林、徐祖信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讲座教授Pol D. Spanos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我校校友赵阳升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军、张喜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2月3日,中国工程院举行2019年当选院士颁证仪式,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为新当选院士颁发证书。
座谈会上,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代表学校和全校师生向吕西林教授、徐祖信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崇高敬意和诚挚感谢。他说,两位院士多年来潜心研究、教书育人,是学校优秀教师的代表、立德树人的楷模。希望两位院士坚守初心,传承同济精神,激励更多同济人为国家和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方守恩表示,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能级,全面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步伐,今年在全校共同努力下,学校的人才工作各项指标均实现了新的突破。他希望两位院士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院士大会上提出的要求为根本遵循,继续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勇攀科学技术高峰,带领学科、团队,为推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长陈杰向两位院士当选表示热烈祝贺,向两位院士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赢得了重要荣誉,全校师生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他说,这不仅表示两位院士的学术成就得到了教育界、科技界的广泛认可,也表明国家对同济大学在科教兴国战略中承担更前沿科技攻坚任务寄予厚望。陈杰说,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两位院士始终主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潜心攻关,锐意进取;站在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卓有成效的国际合作,视野宽广;注重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实现突破;主动追求卓越,脚踏实地,不断创新。他们学术业绩突出,特色显著,彰显了科学精神和同济人的特质。希望两位院士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带领团队在科学研究领域不断获得新突破,推动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一流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吕西林院士感谢祖国为他开展建筑结构抗震科研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研究条件和工程应用背景,感谢学校历届校领导对他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感谢硕士和博士导师朱伯龙教授对他的悉心指引,感谢学院及几位前辈对他的热情扶持,感谢团队给予他的强有力支撑。他表示,非常有幸在同济大学学习工作40年,今后将坚定初心、勇担使命,带领团队继续努力,朝着认准的方向一直走下去。
徐祖信院士感谢党和国家对她的教育、学校对她的长期培养、学院给予的大力支持,以及团队的付出和给予她的重要支撑。她表示,感谢上海市委市政府对她的高度信任,自己非常有幸遇上苏州河治理这一重大工程;感谢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让她站在学科前辈们构筑的台阶上开展工作。她表示,今后将切实履行院士义务,提携后学,带领团队在打好水污染攻坚战中继续贡献力量。
座谈会上,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土木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及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分别发言,向两位院士当选表示热烈祝贺。他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以两位院士为榜样,瞄准国际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潜心攻坚,教书育人,为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2019年当选院士师生座谈会举行
相关推荐
- 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方军来校为沪高校干部作报告
- 近500家用人单位入驻,万余个岗位虚位以待,同济大学2022届毕业生校园综合招聘会举行
- 我校驻云龙县永安村第一扶贫书记孙羽捷夺冠首届云南省“学习强国·学习达人”学习竞赛个人赛
- 2020年军训拉歌比赛暨军民联欢晚会举行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参加同济大学机关教工第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同济大学与松江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助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
- “中国精神”大讲堂第三讲“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在嘉定校区开讲
- 学校召开工作部署会,部署2020年党委、行政重点工作
- 同济医科获评4个上海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和7个先进工作者
- 同济大学2020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召开
- 辟专展、开直播、设学堂,同济大学充分运用图书馆资源,开启“四史”学习教育新模式
- 同济大学严格落实落细防汛防台措施,确保校园平安有序
- 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汪洋:梦自医始,砥砺奋进
- 矢志原始创新,用科学理论为重大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记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李杰
- “软土隧道强震非一致作用安全控制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成果已运用于港珠澳大桥等30多个重大工程
- 同济大学马杰教授团队电容去离子除氯脱盐研究取得新进展
- 同济大学“文明校园 志愿同行”青年志愿者培养计划启动,共促校园文明氛围
- 我校举办宪法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 附属同济医院分院再部署再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 同济大学新增力学、化学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