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共话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未来发展战略
11月9日,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线下线上同时召开。中国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方军、中国外交部欧洲司三处处长周敏、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欧洲处处长石玲、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副秘书长田露露、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秘书长兼中德学部副主席Kai Sicks、德国驻上海总领事Pit Heltmann、德国联邦教研部国际事务司司长Frithjof A. Maennel、德国研究联合会国际合作局副局长Ingrid Krü?mann以及来自德国伙伴高校和中德企业界的指导委员会成员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出席会议并致辞。副校长雷星晖、娄永琪参加会议。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吴志强主持会议。
方守恩代表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主席陈杰、代表同济大学向出席会议的各位委员和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对各界人士长期以来给予中德学部的支持、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不断提升,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认可。在过去一年,同济大学的对德合作在中德学部的推动下正朝着更深远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旨在立足新发展阶段,探讨我校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的未来发展战略,保障中德学部更高效地发挥顶层协调性作用,推动各机构间协同合作,激发中德创新合作的热情和潜力。明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同济大学将与中德双方合作伙伴坚持真诚相待、合作共赢,努力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
Kai Sicks代表德国学术交流中心肯定了同济大学与德国合作高校在过去几十年所做出的优异成绩,对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相信未来中德学部在指导委员会的引领下,不断挖掘潜力,强化合作,一定会成为引领德中两国乃至世界发展的重要平台,针对人类在卫生、医疗以及气候变化等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开展科研与教学合作。
会上,中德双方指导委员会成员相继综述了两国政治、经济、教育与科研关系的总体框架,肯定了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多年来做出的成绩,对中德学部自成立以来在中德合作与交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赞赏。方军表示,中国教育部愿与德国联邦教研部一起继续支持同济大学中德学部的发展,支持中德学部开展更多中德合作项目,继续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周敏表示,疫情常态化防控下中德仍保持密切高层交往,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动力强劲、成果丰硕,希望中德学部继续积极作为,为促进中德人文交流与合作贡献力量。石玲表示,科技部将一如既往支持同济大学开展对德科技创新合作,期待中德学部能更积极地参与中德科技创新合作,寻求应对全球挑战解决方案。Pit Heltmann肯定了中德学部在德中科研与教育合作中发挥的典范作用,希望尽快恢复交流,促进语言与文化互通。Frithjof A. Maennel介绍了在今年德中政府磋商期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中国相关部委磋商的教育科研合作重点。Ingrid Krü?mann表示,德中两国在教育科研领域还有很大合作潜力,希望中德学部能在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柏林工业大学校长Christian Thomsen、波鸿鲁尔大学校长Martin Paul、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Angela Ittel、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Juliane Winkelmann和萨尔州技术与经济应用科学大学校长Dieter Leonhard为代表的德国伙伴高校分别发言,表达了将继续与同济大学加强学术交流的合作意愿。
作为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吴志强代表中德学部主任委员会汇报了中德学部2020至2021年工作总结与2021至2022年工作计划。他表示,过去一年,中德学部根据同济大学对德合作战略,基本完成中德学院转型并持续推进四个中德中心建设。中德学部共组织21次各类工作推进会议(包含中德学部主任委员会会议、中德联合创新会、中德中心各类专题会等),指导评估推动各分支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此外,中德学部对接两国高层次交流、科研合作和人文与创新活动,举办一系列学术报告与创新活动。
指导委员会审阅了关于中德学部分支机构(中德学院、中德工程学院与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德国研究中心、中德校园、中德机械工程中心、中德汽车联合研发中心、中德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和中德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2020至2021年工作汇报与2021至2022年工作计划。由于职务变动,指导委员会一致同意由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担任中德学部主任。方守恩代表同济大学向吴志强多年来为大力推动同济大学对德合作发展与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建设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随后,雷星晖介绍了由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共同拟定的中德学部未来发展战略方案并作总结讲话。他表示,对德合作是同济大学国际合作战略中的重中之重,中德学部自成立以来对推动我校对德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多次被两国官方认可为中德教育合作的精品典范项目。相信中德学部在指导委员会的支持和指导下,将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齐心协力把准航向,推动中德合作行稳致远,驶向更美好的未来。(文/苏霁雯、许文青 图/周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共话中德学部及其分支机构未来发展战略
- 上一篇:同济大学中德学部指导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 下一篇:校机关第四次党代会召开
相关推荐
- 我校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纪念活动
- 【人民网】战“疫”一线 党旗飘扬——记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党支部
- 同济大学2020年学生军政训练总结大会举行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工作会议
- 医学院举办《同此医舟、共济一世——同医抗疫专题展》,致敬抗疫英雄
- 物理学院程茜团队发明“多模态光声分子成像和肿瘤诊断系统”,早期肿瘤诊断无创精准
- 学校党委启动第九轮巡察工作
- 同济大学“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学生获颁学程证书
- 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校长一行来访
- 上海交通大学领导率团来校调研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历史
- 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委托,上海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来校慰问汪品先院士
- 同济大学党委第四轮巡察情况反馈会召开
- 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司长刘春晨一行来校调研
- 张扬会课题组在碳酸二甲酯参与的串联甲基化反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参加汽车学院研究生第十八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
- 近20位院士建言!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专家咨询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举行
- 【解放日报】陈强:立机制之“全” 破指标之“唯”
- 同济学子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微结构摄影大赛中斩获佳绩
- 同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一批外语学科专家建言献策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