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一批外语学科专家建言献策
5月7日,外国语学院召开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我校校长陈杰、副校长娄永琪出席会议。
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金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第六届和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许钧,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席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外语教学与研究》主编王克非,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查明建,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郭英剑,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外国语》主编束定芳,华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袁筱一,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语学科评议组成员高永伟,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指委委员王俊菊,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等外语学科专家齐聚同济,围绕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同济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我校外国语学院师生7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陈杰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同济大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表示,外国语学院承担着同济大学对外合作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同济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外国语学院的支撑。他对外国语学院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做好学校的各项外语教学工作;二是要做好同济大学的外语科研工作;三是要做好同济大学的国际化建设工作;四是要深入思考人工智能以及信息技术条件下外语教学、科研与对外合作的系统性问题。
我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以《走向“十四五”,外国语学院的守正与创新》为题,从发展历程与现状回顾、指导思想及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了汇报,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学院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学研究、队伍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及社会服务五个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和历史性突破。
面向“十四五”,外国语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促进外语学科的内涵建设,提升同济大学国际化,助力同济大学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此基础上,学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六项主要任务,包括深化学院治理体系改革,全面提升治理能力与治理效能;凝练大学外语教学理念,实现多语种协同,服务同济大学国际化发展;推进学科交叉研究的机制和平台建设,提升标志性、引领性的一流学术成果产出;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完善引育结合的发展路径,形成显著的人才聚集效应;提升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增强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切实性及有效性;全方位培养精语言、通文理、融中外的外语人才,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优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并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同济外语学科所取得的成绩,并针对学院“十四五”规划及同济外语学科发展提出了建设性建议。我校外国语学院教师代表、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吴建广与特聘教授王晓平同与会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
在会议总结时,许钧教授充分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他针对同济外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把握好外语学科发展的方向性,从平台、队伍、成果等方面理顺外语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路与路径;二是要有引领性,同济外语要积极思考如何引领外语学科的发展;三是要有可持续性,同济外语学科要长远稳定发展,产生持续影响力;四是要有超越性,外语学科发展要不断实现对自身、对同行的超越。许教授还强调同济外语学科要为学校、区域乃至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发展作出贡献。
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谭晓赟表示,此次研讨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气氛热烈,展示了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成就和“十四五”规划的工作蓝图,增进了与其他高校外语学科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对于准确把握新时代外语学科发展的总体方向,理顺外语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双向路径,激励同济外语学科切实打造服务国家与服务同济的专业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一批外语学科专家建言献策
相关推荐
- 汽车学院举办第17届“一二·九”歌会,师生深情高歌
- 同济大学举办“中国共产党安全观的百年考察”研讨会
- 同济8项目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位列全国第二
- 在奋斗中谱写青春之歌——“2020年同济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剪影
- 中国科学家首获全球海洋石油工业界顶级大奖,同济大学朱伟林教授荣获OTC亚洲特别贡献奖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
- 土木信息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第二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共谋研究中心未来发展
- 我校举办年度心理宣传月颁奖仪式暨新生心理委员集训
- 石建勋教授两项成果获“2019年度CTTI来源智库优秀成果奖”
- 同济师生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 杏林出彩存仁心——记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周彩存教授
- 校长陈杰院士: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
- 2021教育思想大讨论深入推进,人才培养主题讨论成果交流会召开
- 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获得者汪洋:梦自医始,砥砺奋进
- 将赛艇打造成同济新名片——记2020年同济大学“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张轩铭
- 同济大学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
- 年初一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带队慰问学校春节期间坚守一线工作人员,重点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
- 我校联合主办第四届国际智能地下空间大会,助推地下空间的智能化管理与开发
- 学校举行2020年度二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
- 新生院同舟学堂主题思政课线上开讲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