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纪念活动,致敬英烈
9月30日上午,同济大学分别在四平路校区和嘉定校区开展烈士纪念日主题纪念活动。
四平路校区的纪念活动在学生运动纪念园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党委宣传部、学研工部、数学科学学院等部门负责人,近150名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中,校青马工程“殷夫班”学生通过自主创作主题情景诗朗诵,深情讲述同济英烈抛洒热血、为国捐躯的故事,引导广大青年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并弘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与会师生还一同参观了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共同重温那段爱国学生运动的光辉历程。
上午7时15分许,主题纪念活动正式开始,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高扬。全体师生齐唱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
彭震伟指出,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伟大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无数先烈们为“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甚至为党和人民奉献了热血和生命,同济师生必须永远铭记。新时代的同济青年更应当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践行“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努力成长为国家和民族的擎天之柱、栋梁之才。
殷夫班学生代表邱佳玉、武道宇、谢宇、康校博深情讲述英烈故事。同济大学在114年的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承“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了以“五卅”运动反帝先锋尹景伊、“左联五烈士”之一殷夫、反细菌战的勇士刘宗歆和文教界的民主斗士周均时等为杰出代表的一批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同济英烈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忠贞赤诚、勇于献身的崇高革命精神深深感动了在场师生。学生代表号召同济青年要“以殷夫之名,担青春使命”,满怀信心接过时代的接力棒,意气风发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续写新时代的历史答卷。
同济大学2021年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李江涛,同济大学2021年五四青年奖章集体、数学科学学院“数学外卖”志愿服务队张镪,分别作为青年教师代表、青年学生代表发言。李江涛说,我们将秉承革命先烈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努力拼搏、矢志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全部力量。张镪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和平年代人们对英雄的最好纪念。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新时代中国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同济青年要接续传承英烈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贡献同济青年力量。
活动还进行了默哀环节,在场师生肃立默哀,并共同向革命英烈敬献鲜花,向所有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躯的先烈们致以崇高敬意。活动结束后,校领导和同学们一同参观了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再次回顾了那段同济大学爱国学生运动的光辉历程。
与此同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庆祝新中国成立72周年主题升旗仪式暨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在嘉定校区升旗台前举行。活动由嘉定校区党工委、校团委主办,嘉定校区团工委、汽车学院团委承办。嘉定校区党工委、校团委、汽车学院相关负责人与百余名师生代表及学生骨干参加了活动。
纪念活动由庄严的升旗仪式拉开序幕。退伍大学生仪仗队护送国旗进场,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体师生齐唱国歌、行注目礼。升旗仪式后,全场肃立默哀,深切缅怀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英烈。
在场师生共同追思革命历史,缅怀建党百年来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号召同济青年发扬“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的优良传统,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以昂扬的青春姿态奋进新征程。汽车学院2021级研究生王俐文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倡议同济青年要传承先烈的革命精神与斗志,赓续红色血脉,续写新时代更加铿锵的历史答卷。时代声音青年讲师进行了主题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诗朗诵,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同济青年对历史的庄严回答、对未来的铮铮誓言和对党和人民的郑重承诺。
仪式最后,全场高呼“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展现了同济学子勇担时代重任,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的坚定信心。
(图/周游、嘉定校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纪念活动,致敬英烈
相关推荐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0后”辅导员张桁嘉12年坚守,真情讲述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
- 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召开
- “高雅艺术进校园”之话剧《原野》登上同济舞台
- “学业指导与帮扶”主题辅导员沙龙举行
- 房建成院士来校讲授科协大师讲坛第二讲,并参加学校科技工作座谈会
- 首批4位参加教育部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教师赴喀什大学支教
- 同济大学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论坛举行,对一批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 同济大学入伍大学生与所在中队官兵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汇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习近平主席回信勉励
- 学校召开工作部署会,部署2020年党委、行政重点工作
- 同济大学多名教师荣获2019国际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
- 学校召开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大会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师生在第十六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获多项荣誉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生彭澎斩获“复微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年度总冠军
- 同济大学2020-2021学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学
- 依托同济大学建设的中国(上海)数字城市研究院揭牌成立
- 多元评价,高质量发展,同济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显成效
- 全国大学生校园迷你马拉松冠军赛于同济大学开跑
- 应对挑战,深耕绿色,同济大学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人工智能高中创新实验班”培养项目启动,同济大学积极探索人才贯通式培养新模式
- 获特等奖5项、一等奖4项,同济大学获“优胜杯”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