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实地调研杜豫川教授团队研发的城市道路数字化智能管养系统
5月29日上午,上海市副市长张为一行实地调研了徐汇区龙华烈士陵园周边道路系统改造工程和数字化智能管养工作。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刘斌、市道运局副局长戴敦伟等参加调研。徐汇区副区长毕桂平等陪同调研。张为在现场观看了由同济大学与徐汇市政管理中心共同打造的城市道路数字化智能管养系统及核心装备演示,听取了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杜豫川教授关于市政道路设施数字化应用场景设计、轻量化检测装备创新特点以及系统平台与业务流程结合实际效果的介绍。他充分肯定了同济大学在城市市政管理数字化转型中作出的技术贡献,指出要以数字化手段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助力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管养,实现城市运营的降本增效。
2020年11月,徐汇区市政管理中心联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率先启动了道路智慧管养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针对徐汇区全域278公里的市政道路,依托轻量化智能巡检设备、高频多维道路设施全息感知设备等新型巡检装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分析技术,建立基础设施数字化管养系统,积极推进市政道路智慧管养体系升级。该系统单日巡检和数据分析能力超过1000公里,试点应用以来,共发现并跟踪病害及损伤近万条,派单养护整治病害2000余处,平均病害发现与处置时间缩短50%以上,且每月自动巡查发现病害数量逐步下降,取得良好成效。系统还针对徐汇区龙川北路、龙吴路、永川路、龙华中路等重点关注路段进行了探地雷达全面排查,并对重大开挖工程周边建立长期观测,预防道路坍塌事故,保证道路深层的健康。在高频巡检数据的支持下,系统通过云边融合的运维管理系统,建立时空完备的道路损伤信息库,追溯不同病害在时间序列下的发育状态,跟踪设施状态发展的全流程,打通管理与养护业务链路,构建多维高频数据驱动的道路设施闭环管养体系,有效提升养护管理的时效性与主动性,实现了市政养护的降本增效。
(文/刘成龙 图/岳光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海市副市长张为实地调研杜豫川教授团队研发的城市道路数字化智能管养系统
相关推荐
- 督导线上线下教学、助推“金课”高质量建设,同济大学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召开
- 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同济智慧”
- 人文学院两位教授论文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0年度十大推介论文”
- 我校举办年度心理宣传月颁奖仪式暨新生心理委员集训
- 石建勋教授作客学校第八期课程思政教师专题沙龙,“云”端分享课程思政教学和网课建设的体会
- 学校各部门疫情防控和开学准备两手抓两不误
- 同济大学全面落实教职工疫情防控工作
- 并肩共出力,携手齐战“疫”——同济大学统一战线在行动
- 同济大学与西门子(中国)签署新一轮合作框架协议,联合培养数字化人才,共同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
-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我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同济大学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着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 民盟同济大学委员会追思原校长江景波教授:江校长,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 同济教师获第二届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 【央广网】CT在新冠肺炎诊断治疗中起啥作用?上海“指导意见”专家细解读
- 三名同济学子被授予“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深化改革不松劲,内涵建设再加力,加快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 郑时龄院士对话新生院济美学堂学子,共论“创新与创造”
- 同济大学首设数学学科人才特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 2018年同济大学网络素养暨网络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校举行
- 6位优秀大学生讲述爱国奋斗故事,4400余名大一新生同上朋辈思政课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