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5月26日,农业农村部、教育部在江苏联合发布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推介名单,全国共有101所高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入选,其中高校16所。同济大学成为唯一入选的非农业类高校,也是上海市唯一入选的单位。
此次入围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是按照“广泛推荐、优中选优、引领示范”的原则遴选,经院校自荐、省级推荐、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产生的。农业农村部、教育部通知要求,入围学校要进一步发挥优势,聚焦乡村人才振兴需求,统筹科技教育资源,形成与产业链紧密联系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机制,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一批优质培养培训项目,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同济大学发挥城乡规划、环境、控制、交通、经济与管理等多学科优势,在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的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与创新中领先示范,聚焦乡村规划无序、农业生产模式粗放、农业面源污染严重、高素质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等突出问题,组建一流学科群交叉团队,将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验证、推广示范等有机结合,强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有效突破农村农业发展瓶颈,探索新时代发展思路、模式、条件支撑和实施路径,打造高等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高水平实践方案,形成高质量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济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济大学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探索提升农业工程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培养了大量服务“三农”发展的研究生;同济大学携手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共建全国首家乡村振兴学院——“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加快培养适应新时代乡村发展要求的“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和建设人才;继续教育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等,承办了大量培训班,为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近5年来,同济大学每年均有学生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同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赴四川李庄、云南云龙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助力教育脱贫;学校坚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三农”。探索试点同济大学涉农人才培养“1+X”证书制度,开展培养效果评价创新,试行学分银行模式,实施“互联网+教育”,打破学习时间空间限制;联动上海市资源,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开发建设高可信度同济认证。
在涉农科研方面,同济大学组建了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黄岩乡村振兴学院及同济崇明现代农业基地试验区等多个交叉学科团队、科研平台和基地,积极开展涉农领域的科技创新,以一系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服务“三农”事业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同济大学还加入了“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智库联盟”,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同为国家现代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和全球农业科技创新合作提供智力支撑。
在社会服务方面,同济大学团委从2017年启动梦想教室项目,至今已在李庄、元谋、瑞金、龙岩、云龙等地建造了13间梦想教室和3间梦想教室解忧角,通过“支教+支建”的形式开展教育扶贫。学校还创造出符合乡村的乡土文化教育,让乡村的孩子们了解自己的乡村,从而“知乡”“守乡”“爱乡”。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同济大学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探索乡村振兴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新模式,推动一系列涉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其中,包括同济大学建设的阜南县有机废弃物全景化消化生产生物天然气示范基地;自然光植物工厂集成示范、极端环境温室环境调控与远程监控平台研究等研究成果已在南极长城站、中山站全天候运行;同济大学还与贵州省联合成立“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联建国药(茯苓)生态种植示范及产业扶贫项目基地。
同济大学还推进优势学科参与乡村振兴体系全过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村镇”项目在全国创新县开展区域化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生产、运维、风控、治理等全链条示范。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重大决策部署,以数字经济理念引导乡村产业发展方向,同济大学承担的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鹿西岛渔旅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洞头区渔业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建设实施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入选2020年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相关推荐
- 附属养志康复医院扩建工程开工,康复床位将由300床增加到1000床
-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抵达武汉,2月7日晚开始诊治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
- 为师生健康筑起一道道坚实屏障——同济大学全力以赴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纪实
- 同济大学的研究表明:新冠状病毒与SARS存在交叉保护表位,有望推动中和阻断抗体研发
- 同济大学党委下拨校级留存党费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 同济学子摘得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金1银
- 校长陈杰会见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教授
- 嘉定校区文化建设年总结汇报会暨文化品质提升行动计划启动仪式举行
- “红旗颂”交响音乐会在嘉定校区奏响
- 同济大学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召开第二届技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 【上视新闻综合】夜线约见:让“方舱医院”成为“抗疫方舟”
- 中外著名科学家和企业家共话“绿色引领未来”
- Geology刊发我校海洋学院钟广法和中科院深海所彭晓彤合作研究论文,并配发专门评述文章
- 同济大学和中国农业银行举行合作交流座谈会
- 总书记回信在同济学子中引发热烈反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要让青春闪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 设计创意学院与解放日报社“上观文创”签署合作意向书,助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
- 2021同济新年音乐会再次奏响爱心乐章
- 同济团队荣获2019年度华夏医学科技奖一二三等奖
- 同济大学“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举行
-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校长、意大利驻沪领事馆总领事来访我校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