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5项全国一等奖!同济大学以美育人,学子闪耀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台
5月12日,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成都圆满落幕。我校入围现场展演的民乐合奏《楼兰意象》、舞蹈《终将见我微笑》、板凳造型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坊及两案例《“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艺术团工作机制的创新实践》《及人之美,教化于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5个项目,均获得全国一等奖。此外,舞蹈《终将见我微笑》获优秀创作奖,我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展演总成绩位列上海高校之首,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本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由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5月6日起在成都城市音乐厅正式开幕,学生舞蹈团原创舞蹈《终将见我微笑》作为第一篇章第一个节目精彩亮相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开幕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彭震伟、原党委副书记徐建平等出席开幕式并看望慰问了我校参演师生。展演活动以“奋斗、创新、奉献”为主题,同济大学贯彻“弘扬美育精神,培养时代新人”的宗旨,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积极展现当代大学生青春向党、与祖国同行的价值追求,充分发挥大学生艺术展演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方面的独特作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5月7日晚,我校学生舞蹈团参加全国大艺展舞蹈项目现场展演。《终将见我微笑》是我校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学校美育工作相结合的原创精品艺术作品。作品立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历史节点,用第一人称视角表现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各行各业的无名英烈坚定的革命信仰和一心报国的庄严承诺。《终将见我微笑》由来自我校12个学院的20名非艺术专业学生参演,其中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舞蹈基础。他们坚持每周训练两次,每次6至8小时,最终呈现出这一精彩的节目。
5月8日晚,我校学生民乐团参加全国大艺展民乐项目现场展演,精彩演绎民乐合奏《楼兰意象》。同济学子用民乐合奏《楼兰意象》致敬灿烂中华文明,展现传统音乐之美、多元文化之美,深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此次参演的60名学生来自19个学院,均为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年级覆盖从本科一年级到博士研究生二年级。自去年8月以来,民乐团的学生们不论是每周例行排练,还是法定节假日的集训,都风雨无阻,齐聚排练厅。本次赴蓉参赛,民乐团的全体成员更是参与到人员管理、乐器清点、后勤医疗等每一环节中,各有分工,做到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为比赛顺利进行夯实基础。
同济大学板凳造型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坊代表上海参加本届大艺展的工作坊展览。板凳设计工作坊不仅强调传统手工艺与当代数字加工技术的结合,还将绿色设计理念与造型美育相结合。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万丽君、上海市艺教委主任陈克宏、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等现场参观工作坊。我校学生段闻笛在现场接受了四川新闻频道新闻现场栏目采访,详细介绍了“大学生板凳造型艺术设计实践工作坊”几款板凳的制作过程和创新创意,向观众传达了艺术源于生活、艺术融入生活的工作坊理念。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艺术团工作机制的创新实践《及人之美,教化于艺——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分获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项目全国一等奖,案例负责人在优秀案例报告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两项案例分别立足我校学生艺术总团建设以及艺术与传媒学院推进美育改革创新实际,分别从公共美育及专业美育角度阐释我校推进美育改革的优秀成果。
校团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同济大学一直注重开展美育工作,完善第二课堂教学,创新艺术实践形式,打造校园艺术精品节目,繁荣校园艺术文化,搭建校内、校际的文化交流平台,培养具有艺术修养与文化底蕴的时代新人。同济人在本次展演中的精彩亮相,是学校新时代美育工作成果的展现,也是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理念的深化。本届大艺展是教育系统步入“十四五”、立足新发展阶段高校美育面貌的全新亮相,是为建党百年献礼的艺术盛会。同济师生坚持以美育人、向美而行,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奋发有为的理想追求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生舞蹈团成为第一支抵达成都的团队
学生艺术总团团工委于青年节之际在成都开展集中团日活动
我校工作坊项目段闻笛同学接受四川新闻频道新闻现场栏目采访
学生艺术总团学生在走台间隙进行排练
同济学子在大艺展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获5项全国一等奖!同济大学以美育人,学子闪耀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舞台
相关推荐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会议推进巡视整改
- 艺术与传媒学院学子获“讲好中国故事”国际影像传播大赛高校组最佳纪录片奖
- 嘉兴市上市公司企业家“走进同济”考察交流活动举行
- 营造奋进的机关文化,15位青年教师获首届“同济大学机关五四优秀青年”荣誉称号
- 同济大学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长陈杰寄语学子要坚守作为担当奉献
- 创新中国|陈明:情系“工业4.0”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参加同济大学机关教工第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同济女子足球队在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赛中获得季军
- 同济大学翁成郁教授团队揭示六千年前人类活动改变华南植被的演替规律
- 进博会上,同济大学携手闻泰科技联合发布全球首例面向手机的室内北斗定位导航系统
- 同济代表队在市第十六届运动会足球赛男子超级组中获得亚军
- 同济大学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1金3银2铜,再捧“优胜杯”
- 《同济英烈》(第二版)和《同济人》庆祝建党百年特刊首发
- 新生义务劳动之走进饮食中心实践活动开展,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
- “科研的价值在于造福于民”——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
- 同济大学提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设想,推动示范区率先形成绿色低碳新范式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荣获2019年度上海市质量金奖
- 同济大学召开新时期文科发展专家座谈会,谋划“十四五”文科建设发展路径
- 同济智慧,持续助推上海迈向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 同济章明教授主持设计的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获世界建筑节城市景观类别奖及年度景观大奖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