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3位校友罗强、狄建忠、侯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在2月25日上午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3位优秀校友罗强、狄建忠、侯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罗强1992年本科毕业于我校地下建筑工程系岩土工程专业,现任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2017年12月,罗强到黔东南州工作时,全州16个县市中有15个贫困县且都未减贫摘帽,他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至2020年底,全州1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是贵州贫困发生率降低最多、减贫人口第二多的市州,也是全国30个自治州脱贫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万达丹寨包县扶贫”案例入选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库,与“雷山乡村旅游模式”“萧山对口帮扶从江协作旅游扶贫”同时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扶贫优秀案例。到任三年来,罗强花最多的时间和精力战贫,州政府党组会和常务会研究最多的是脱贫攻坚工作,他每年都用70天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调研,遍访了贫困发生率30%以上的67个深度贫困村,逐一研判制定决战决胜工作方案。他大力推进坝区结构调整和林下经济发展,全州建成2200多个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62个500亩以上坝区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的示范田、效益田,有效促进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开展农村“组组通”三年大决战,全州30 户以上自然寨全部通硬化路,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得到根本解决;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老旧住房透风漏雨和人畜混居整治工作,完成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农村人居环境得到历史性改变;多措并举完成易地搬迁30.81万人,是全省搬迁人数最多的市州之一,打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黔东南样板”。他还将已脱贫县38名优秀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后,派到深度贫困县担任乡镇党委第一书记尽锐出战参与决战攻坚,积极推进县与县“抱团脱贫”;率先全省在杭州、福州等地建立劳务就业联络站,疫情防控期间采取务工专列、直通大巴车等方式,“点对点”免费有组织输送务工人员,保障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创新形成易地扶贫搬迁“一步搬到位、五个全覆盖”、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等工作模式,受到上级和群众的肯定。
2019年2月12日,罗强(前排右二)深入镇远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调研
狄建忠1998年本科毕业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现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办公室主任。2016年,狄建忠小儿子刚满6个月,大儿子即将迎来中考,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然而面对援藏重任,他克服了种种困难,选择舍小家为大家,听从组织号召投身医疗援藏事业,任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副院长。狄建忠有着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他深知,面对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创三甲”的目标,首先要培训一支高素质中层干部队伍。他从派出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找齐医院各行政职能部门课件,亲自上阵,一人担任所有课程的讲师,常常是吸着氧授课,一天要讲六七个小时。在狄建忠的带教下,日喀则市人民医院中层干部从以前被动压担子,到现在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支带不走的管理队伍”在逐步建立,为医院长期发展奠定基石。由狄建忠主持的院感培训班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每一期都大受欢迎,已然成为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培训班的一张名片。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推进医院制度化建设,狄建忠牵头制定了《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管理丛书》《临床诊疗指南》《护理诊疗常规》等一系列书稿,并通过“师带徒”的方式汇编完成了《高原特色病例精选集》系列丛书和《术说糖尿病》。看着书柜内整齐摆放的近百册图书,狄建忠笑言,他们就像自己培育成长的“孩子”,深感自豪。3年来,援藏兄弟急性发病,因为狄建忠及时的诊断,病死率高达50%的重症抢救成功;寒冬的深夜,当地同事的亲人重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狄建忠及时制定的治疗方案让她转危为安;凌晨车祸外伤的患者,持续胸腔出血让当地医生束手无策,狄建忠果断的止血措施运用成功……所有的这些,都让狄建忠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他坦言,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狄建忠说,3年援藏的每个日夜,都融入血液,终身难忘。
侯坤2004年本科毕业于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现任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自2012年起,侯坤先后被选拔为第七批援疆技术人才(一年半)、第八批援藏干部(三年期),致力于推动新疆、西藏地区的卫生事业发展,在扶贫帮困工作中勇于奉献、开拓进取。2012年起,他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人民医院担任普外科副主任,积极拓宽手术领域,规范外科诊疗,累计开展手术283例,开展1例6个月婴儿的全国罕见手术,开展2例喀什地区新技术、10例医院新技术,使莎车县人民医院的三四级手术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先水平。2016年6月起,他在海拔4050米的西藏自治区江孜县担任县卫生局副局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县人民医院院长。他积极落实7个援藏项目,新建现代化的江孜县藏医院、县疾控中心,特别针对江孜县高发的结核病防治和动物间鼠疫防控予以硬件支撑和技术帮扶;推广适宜技术,个人开展西藏县级医院首例腹腔镜手术,带领组团式医疗队员相继开展日喀则地区首家微生物实验室、贫困户骨科手术免费帮扶、县级医院首例腹膜透析等9项新技术、6个新适宜技术、3个新的临床专科,开展手术近380例、讲课教学查房150多次、业务培训1200多人次、巡回医疗3次,组织当地医务人员来上海进修49人次;开展常见病专项筛查诊治,针对包虫病、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先天性心脏病等西藏地区常见病,借助上海力量进行1.5万多人次的筛查和100多人次的救治,医院2017年被评为自治区唯一县级包虫病定点诊疗中心;引入品质管理科学工具,提高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水平,填补西藏自治区的空白,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医院品质管理大赛二等奖;争取资金设立建档立卡户医保兜底基金,保障建档立卡户个人医疗费用零支出,使健康扶贫医疗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深入人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乡镇卫生院工作信息化,首创建立针对建档立卡户的健康动态管理,并推广至全西藏自治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3位校友罗强、狄建忠、侯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相关推荐
- 著名建筑学家、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罗小未先生逝世
- 2020年同济大学启迪奖学金捐赠仪式暨2019年启迪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 徐小春、陈德铭一行来校访问
- 我校获批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战“疫”纪实
- 东方卫视:上海 疫苗研发正式立项 样品最快40天后制成
- 同舟共济战疫情,同济后勤以实际行动践行庄重承诺
- 同济大学2018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
- 校长陈杰为全体同济学子上爱国主义教育大课
-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来校调研指导高校定点扶贫工作
- 上海学校依托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举行
- 【澎湃新闻】上海“同济”定点捐赠助武汉“同济”抗疫:同根相连守望相助
- 同济大学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暨警示教育大会召开
- 同济大学举行医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共同谋划“十四五”医科高质量发展蓝图
- 同济学子获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一等奖获奖人数并列第一
- 同济大学为进博会自主开发官方定位导航系统—“导路者”,为各方来宾导航引路
- 徐涛课题组发展可见光/镍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用于有机硼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 同济大学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把脉问诊”,贡献“同济智慧”“同济方案”
-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获奖成果(2020年度)② |姜格宁团队:肺外科单孔微创术独步全球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同济大学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