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陈杰作为驻楼导师走进学生社区,与学子共话使命担当
“我今天是来跟同学们面对面交流、座谈,不是讲话、作报告,请大家放松,不要紧张。”11月26日晚,校长陈杰作为驻楼导师走进四平路校区学四楼,与12名新生院学生及8名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面对面,共话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与使命担当。校长助理刘润,学研工部、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负责人等参加沙龙。
“我想转入喜欢的专业,又担心绩点不够,我该如何面对?”“是出国,还是考研,如何规划大学4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如何确定科研方向?”“人工智能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变革,我们如何应对?”……沙龙一开始,同学们纷纷敞开心扉,或诉说着初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感受,或坦陈科研中的困惑,恳请校长为他们解疑释惑、指点迷津。
陈杰一边认真聆听学生发言,一边在笔记本上写下他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针对几位大一新生提及的“有压力”,陈杰说,从高中到大学,同学们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面临的是单一的高考强压力,现在压力来自多个方面。综合性压力对同学们的人生是新的考验。“同学们要正确面对所遇到的一些困难,这都是正常的,是你们人生中必须经历的。”
就转专业问题,陈杰说,同学们不必过于纠结于专业,不要被兴趣所绑架,同济大学本科教育重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社会栋梁和专业精英。“行行出状元”非常有道理,每一个专业都有成功的道路。
如何平衡学习、生活和科研?陈杰说,这取决于同学们有着怎样的价值取向。“如果你有好的高尚的价值追求,想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掌握过硬本领,成为一个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你就会自觉将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和科研。”他还以自己及团队为例,讲述了对工作时间的分配:将一天的工作分为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4个单元,一周至少工作6天,甚至6天半。
针对研究生普遍关心的“如何培养科研能力、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问题,陈杰说,同学们进入研究生阶段, 要学会做研究,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善于捕捉研究前沿,开展创新性研究。他希望同学们要永葆好奇心,要敢于挑战学术权威,还要主动进行学科交叉融合。
做科研,不会总是一帆风顺,难免会遭遇失败。如何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陈杰说,同学们要对科研始终抱有乐观心态。即使这次研究暂告失败,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它证明了此路不通,无非只是走了一段弯路。他希望同学们增强自信,从我做起,脚踏实地,努力获得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为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交流中,陈杰还结合自身经历及学校发展,就基础研究的重要性、人工智能与应用领域的结合、科技报国、国际合作等话题发表见解,为学生指引方向。他和蔼亲切,娓娓道来,语重心长。在座的学生神情放松,全程凝神静听。沙龙持续了大约100分钟。
新生院同德学堂学生徐大力说:“陈校长深入浅出地指导我们如何去面临崭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赵艺桥说:“陈校长为我们学生送来了温暖的关怀和鼓励,为我们解答了科研中的困惑,感觉受益匪浅。在未来学习中,我将高标准要求自己,更加积极投身于航天科研事业,努力为航天强国作出贡献。”
作为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一大创新举措,我校于2019年10月起在本科生社区全面推行“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旨在将学科、第一课堂、专业教师等育人资源向学生社区延伸,为学子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浸润式”的育人空间。“驻楼导师制”实施一年来,已有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知名教授、知名学者等472位驻楼导师进驻学生社区,面向学子开展社区讲堂、学术沙龙、成长问诊、师生对话等主题活动,受到了青年学子的欢迎和好评。(文/艾娇 图/周游 视频/宋宇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校长陈杰作为驻楼导师走进学生社区,与学子共话使命担当
相关推荐
- 我校师生京剧专场演出开演,推动梅派艺术与京剧在高校生根发芽
- 矢志探索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奥秘——记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学生奖”获得者陈御
- 中美科学家共话“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与城市治理”
- 同济教授设计的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馆舍新建工程竣工启用
- 我校共同承办第353期东方科技论坛,专家共话“多灾害作用下的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城市”
- 吕西林教授当选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
- 同济大学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会,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冯俊作辅导报告
- 吕西林院士获国际结构混凝土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奖
- 外国语学院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签署红色革命文化国际传播合作协议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历史
- 思政课,他们这样上——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部及上海市教学比赛获奖青年教师群像素描
- 图灵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一行来我校访问交流
- 同济-HIST风景遗产与文化景观保护创新联合团队获世界遗产数字化保护全球竞赛二等奖
- 聚人心、暖人心,做教职工的“娘家人”——校工会积极推进学校“温暖工程”建设
- 【文汇报】 致疫情下的新妈妈和准妈妈一封信:注意日常营养,关照情绪变化,这几点小知识别错过
- 院士、“杰青”等纷纷走上《专业导论》高端讲座讲台
- 2018-2019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工作会议召开
- 学史明理砺初心,铸魂育人担使命,同济大学辅导员赴延安、渭南开展暑期专项实践
- “我和我的祖国 献礼建党百年”同济大学?宝龙地产第十一届民族风采嘉年华圆满落幕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党群系统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会议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