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线举行,2020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
10月31日,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暨2020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在线举行。本届论坛由金经昌/董鉴泓城市规划教育基金、《城市规划学刊》编辑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参与联合主办。论坛首次采用“网络会议+线上直播”的形式,吸引了千余位专家学者、规划工作者和规划专业师生在线参与。副校长吴志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孙安军为论坛开幕致辞。
在线举行的2020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仪式上,孙安军介绍了评选过程及评选结果,90余位获奖论文作者在线接受奖项荣誉和鼓励。
在主题报告环节,吴志强作了题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五个哲学问题》的主题演讲,围绕“什么是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六大体系是什么”“国土空间规划从哪里来”“国土空间规划是为了什么”“国土空间规划走向何处”五大哲学问题展开,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提出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治理体系、数字体系、技术体系和育才体系六大体系,探究了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动力、服务对象和理想状态。
孙安军作了题为《治理逻辑视角下的空间规划制度探索》的主题演讲,认为国土空间规划制度是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要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思考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构建,着力破解治理逻辑的核心难点,解决集中体制与有效治理之间的矛盾、政府意志与公众诉求之间的矛盾、主管部门与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在题为《赋权与划界:简析<民法典>与规划机制的关联性》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民法典》的起草过程及对民事财产权利的认识变化,探究了《民法典》及行政法律对民事主体不动产权利的赋权与划界问题,并结合具体实例详细探讨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中的若干权利关系难题和解决思路。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沈迟在题为《科技革命和未来城市》的演讲中,介绍了科技革命与城市发展历程,探讨新技术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预见性地提出未来城市的十大场景,包括无人驾驶、网络购物、零距离社交和视频会议、线上娱乐和AR、VR技术、教育变革、健康养老、智慧化基础设施、城市农场和工业化农业、共享空间和设施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的“变”与“不变”。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作了题为《“十四五”时期的国土空间治理与区域经济布局》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内涵,分析了我国“十四五”区域经济空间发展的导向,并对我国“十四五”期间国土空间治理与区域经济布局等问题提出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举措:一是以经济和人口同步集聚为准则,进一步做强做大经济集聚区的过程中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为抓手,开拓区域经济布局新面貌;三是要打赢欠发达地区现代化的持久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在题为《绿色城镇化视角下的城市发展》的主题演讲中,对新型城镇化的趋势、模式和问题进行了再认识。他结合近年来国内绿色城市实践,阐述了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需要认真探索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致力于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和方案,要更加重视行动和路径,规划学科的建设更应该探寻规律、解决问题,实现跨学科协作。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黄贤金作了题为《自然资源产权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创新》的主题演讲,针对当前国土开发中产权制度残缺而导致的发展权、耕作权、开发权错配以及人地失调问题,认为需要通过产权重构来推进国土空间治理和人地协调发展。报告指出产权管理应贯穿于国土空间治理全过程,阐述了发展权、财产权与管制权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实施和监督管理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通过产权创新实现有效空间治理的路径。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在题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的主题演讲中,结合最新发布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试行)》,详细阐述了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编制要求:一是强调对自然地理格局及演变规律的深入研究和认识;二是强调对自然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绿色发展以及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三是强调“一张图”建设,它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保障整体利益和公共利益、实现有效治理的基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第17届中国城市规划学科发展论坛在线举行,2020年“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颁奖
相关推荐
- “三全育人”进行时|数学科学学院:同济高数一“线”牵
- 纪念浦东开发开放30年前夕,同济教授石建勋撰文:浦东再出发要做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 同济大学戈宝学教授团队发现新的结核病易感基因
- 同济大学多名教师荣获2019国际华人数学家联盟最佳论文奖
- 同济大学师生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
- 同济大学本科学子荣获第12届国际大学生物理竞赛金奖1项、银奖11项、铜奖12项
- 同济大学联合主办首届全国智能建造学术大会,用人工智能赋能建筑产业,推动建造范式的变革
- 校长陈杰在2021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同济天下,追求卓越,书写不负时代的靓丽青春
- 学校党委启动机关职能部门“作风建设”专项巡察
- 同济大学2020年度“十大最具转化潜力科技成果”颁奖,加快推动更多成果转移转化
- 伍江教授、邵甬教授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 学校召开二级党组织书记和党群系统职能部门负责人工作会议
- 学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
- 我校增列一批学位授权点
- 同济团队完成“WHO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医疗照护期间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指南中文版
- 校领导慰问同济进博会志愿者
- 扎根上海,助力中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
- 同济学子在第16届国际大学生工程力学竞赛上获一等奖
- 【澎湃新闻】抗疫日记丨都是医生应该做的事情,谈不上伟大但很值得
- 上海交通大学领导率团来校调研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