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牵头的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成立,联盟2020年工作研讨会召开
10月20日,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成立暨2020年工作研讨会在我校召开。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巡视员晁桂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轩福贞、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扶贫协作处处长刘军、我校校长陈杰以及联盟高校领导、扶贫工作负责人、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出席会议。副校长吕培明主持会议。
由同济大学牵头组建的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是在教育部指导下首批8个高校 “扶贫联盟”之一,是依托高校城乡规划学科相关人才、资源优势,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组团式扶贫协作组织。首批成员由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1所高校组成。联盟旨在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城乡规划需求,发挥各成员高校学科优势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协同开展规划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高校智慧和力量。
晁桂明代表教育部对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近年来高校发挥各自优势,通过聚焦教育扶贫、强化智力扶贫、开展健康扶贫、促进科技扶贫、加强社会扶贫等,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已逐步形成具有“高校品牌”的特色扶贫路径。“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高校在进一步聚集和发挥规划学科优势,更好服务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大国家重要战略部署上打开了新的局面。各联盟高校要合作创新、资源共享,力往一处聚、劲往一处使。一是要思想不松懈,凝聚共识谋振兴。要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认识,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严格落实“四不摘”,逐步从“短期”转向“长期”、从“治标”转向“治本”、从“摘帽”转向“振兴”。二是要力度不松劲,汇聚合力促发展。要加强“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成员高校之间“差异性”与“相似性”的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建立完善的长效机制,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开展合作,形成联盟合力。三是要措施不松动,创新实干谱新篇。要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坚持志智双扶,引导精准帮扶结对,加强与贫困地区的紧密联系,加大与其他高校“扶贫联盟”的强强联合,在规划、交通、环境、管理等领域整合资源,加速成果转化,大力书写科技城乡规划的“高校样本”,助力打造“中国式乡村振兴”范式。
陈杰表示,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后续如何做好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路径要探索。“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的成立是一个有力的开端,为教育脱贫攻坚在更高起点、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格局上实现新突破,提供了重要契机、战略机遇和前进方向。同济大学将积极履行好牵头职责,搭建好平台,充分发挥联盟成员高校集聚的智力、学科优势,拓展优质资源,提升联盟的联动辐射作用;将进一步协同各兄弟高校建章立制,以“科学化、精细化”为目标,健全运行机制,实现“一体化”运营的工作合力;将着力当好聚四海之智、汇八方之力的“聚宝盆”,取长补短、深度融合,探索更多高校“城乡规划扶贫”的新模式、新亮点,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会议审议通过了《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章程》,举行了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代表授证仪式。11所联盟高校代表一一发言,就如何更好地开展高校城乡规划扶贫工作进行深入讨论和经验交流,并提出后续工作建议。
据悉,自今年5月起,在教育部的指导下,首批高校“扶贫联盟”相继组建成立,包括北京大学牵头的“教育扶贫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的“农林扶贫联盟”、中山大学牵头的“旅游扶贫联盟”、四川大学牵头的“健康扶贫联盟”、电子科技大学牵头的“消费扶贫联盟”、湖南大学牵头的“非遗(文创)扶贫联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的“资源环境扶贫联盟” 和同济大学牵头的“城乡规划扶贫联盟”。8个联盟拟开展地域群、组团式、联盟化的高校合力攻坚,探索形成高校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图/周游)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我校牵头的高校“城乡规划扶贫联盟”成立,联盟2020年工作研讨会召开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DigitalFUTURES教学项目获ACADIA2020创新学术大奖
- 同济大学“中国精神”大讲堂第二讲“井冈山精神”在嘉定校区开讲
- 同济大学2019年度京川奖教金、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
- 《深夜树洞:大学生与心理咨询师的书信对话》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书展举行
- 【人民网】战“疫”日记:把上海的精细化管理和操作规范“搬”到武汉
- 校长陈杰主讲“中国道路”第二讲,阐述“人工智能前沿、竞争与机遇”
- 第一届城市交通交叉学科论坛举行,形成四方面共识
- 医学院宋建人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脊髓内新中间神经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
- 【上观新闻】赵旭东:疫情当前,三类人群急需心理援助
- 深耕高水平国际人才合作交流,加快推进高质量科技创新
- SCNT胚胎发育能力低下的原因是它?高绍荣、江赐忠团队合作奉献小鼠染色质三维结构重塑研究成果
- 中外师生同庆中秋、共迎国庆,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举办“手塑饼同月,心祈世团圆”活动
- 【上观新闻】雷神山今交付使用,总设计师:“深深感受到母校校名承载精神,同舟共济”
- 毕业学子竞风流(2021年)② |初松峰:做乡村振兴的文化守护人
- 同济大学23门课程入选2021年度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课程
- “烧脑”课变身课程思政,设计场地“云”调研,隔着屏幕开音乐会……同济教师“云”上授课记
- 张志愿院士、王松灵院士、俞书宏院士受聘为同济大学顾问教授
- 同济大学铁道与磁浮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
- “高雅艺术进校园”之话剧《原野》登上同济舞台
- 同济牵头的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举行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