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共同主办“城市应急管理与治理体系建设学术论坛”
9月25日,由同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共同发起主办的“城市应急管理与治理体系建设学术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四十余位城市治理和灾难应急管理领域的院士、教授参会,交流学术成果,共同研讨城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文瑞,湖南工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惟敏,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陈杰等出席论坛。杭迎伟、胡文瑞、方守恩分别致辞,陈杰主持论坛开幕式。
杭迎伟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加快,城市管理任务日趋繁重。城市问题错综复杂,特别是这一次全球疫情蔓延,如何完善超大城市的应急管理与治理体系成为国际共同关注的话题,需要我们在更高层面、更深层次加强谋篇布局、系统整合,提升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期待各位院士和专家共议城市应急管理之要,共谋现代城市治理之道,为上海和浦东新区应急管理与城市体系建设贡献更多宝贵建议。
胡文瑞表示,城市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治理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走向成熟与文明的推进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任务。在此次论坛上,来自应急管理、城市治理、灾难医学等领域的中国权威专家共同研讨我国城市应急管理和治理体系建设这一重大议题,相信将为我国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新的思想和智慧。
方守恩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殷切期望,这也是交给我们高校的重大任务。此次论坛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系列讲话精神,落实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研讨现代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谋科学治理之智。同济大学将依托自身学科优势,聚焦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快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原创性贡献,为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陈杰与清华大学聂建国、湖南工商大学陈晓红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论坛共同主席。陈杰表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集中检验,在当前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及时地总结经验,巩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在实践中充分展现出的特色和优势。同时,我们要总结检讨我们存在的不足,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弱项,以进一步提升城市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治理能力水平。
在上午主旨报告环节,陈晓红院士以《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为题,介绍了她领衔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研究项目《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面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实现路径和重点任务。庄惟敏院士以《基于前策划后评估的设计决策体系建设》为题,指出了高速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以及城市建筑设计中的问题,阐述了城市建筑决策体系中前策划后评估的重要性,旨在进一步推动城市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同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以《智慧城市 美好生活》为题,介绍了应用大数据分析法探寻疫情发生的规律,提出了在应急公共事件发生时合理的管控方法,全面阐述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提出了建立智慧城市的系统方案。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以《城市应急管理框架下的灾难医学体系建设》为题,介绍了其团队针对我国城市应急管理框架下的灾难医学体系建设发现问题短板,确立解决方案,在灾难医学人才培养、科学普及以及专业化救援队伍建设方面开展的具体实践。主旨报告由刘合院士主持。
下午,三场平行分论坛同步举行,与会的院士和专家分别围绕“智慧城市与现代化治理”“韧性城市与防灾减灾”“城市应急管理与灾难医学体系建设”三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当天中午,与会的院士和专家一行还参观了浦东新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浦东新区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推进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着力打造城市大脑,提升主动智能发现和快速有效处置问题的能力,构建智能化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
论坛主办方同济大学与清华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始终围绕国家城市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城市治理和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分别依托各自的学科优势在相关多个领域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1989年,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在同济大学成立;2008年,同济大学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成立了第一个急诊与灾难医学系;2011年和2017年,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先后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宣告成立。东方医院还承建了首批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以及世界首支经WHO认证的国际应急医疗队,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济大学于2016年11月成立了国内首个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着力开展与城市发展、城市管理、风险管控等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学校还利用在经济与管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营管理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在城市防灾、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对城市治理的研究。(文/艾娇 图/江平 视频/宋宇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同济大学联合清华大学、湖南工商大学共同主办“城市应急管理与治理体系建设学术论坛”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来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 同济大学2020年学生思政工作创新论坛举行
- 学校召开本科招生工作2019年总结会暨2020年部署会
- 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来函感谢徐祖信院士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出的贡献
- 【国际金融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成长记”
- 留校过春节 | 牛可欣:我的寒假一天,也别样精彩!
- 中德携手共建上海青少年校园足球示范基地
- 彭婧获“2020上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
- 学校召开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2周年暨“喜迎二十大 同心向未来”表彰会
- 校长陈杰:面向复兴大业 加强课程思政 培育时代新人
-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教职工活动中心揭牌
- 第五届同济“国际造血干细胞与白血病干细胞”论坛举行
- 战“疫”关头!守护申城第一线,同济人在行动
- 新时代@教育|同济大学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培养的一次创新尝试——“复杂智能系统分析与设计”暑期学校小记
- “以美而育,向美而生”,新生院济美学堂推出学科美育5大专场讲座
-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与同济大学合作推出区块链领域全球首本国际期刊“IET Blockchain”
- 同济大学清明纪念英烈祭扫活动暨第三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殷夫班”开班仪式举行
- 同济大学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召开,部署2022年学校重点工作
- 高校复学首批学生返校 大数据“神器”全程保驾护航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