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故事点亮家乡宝藏,《诺邓家园一方志》成果展暨宝藏故事讲述会举行
“3,2,1,诺邓——!”众人齐声高喊,露出灿烂的笑容,相机将活动的温馨时刻定格。8月10日傍晚,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诺邓村的“古盐局”大院里,一场别开生面的“《诺邓家园一方志》成果展暨宝藏故事讲述会”热闹进行。
台上,诺邓村大大小小的孩子们正穿着由废弃材料制作的各色职业“时装”,手拿道具表演“职人T台秀”。他们还和洞经古乐队的爷爷们合作演出了一场由村内真实故事改编的戏剧《三崇记》。台下,过道里立着线上直播的手机支架,贴满同学们和志愿者成果的展板环绕在院落四周,同济大学团委、云龙县团委的领导代表、媒体代表和村民们正围坐在小桌子旁观看演出,桌上则摆放了瓜子水果,还有“新鲜出炉”的《诺邓家园一方志(第二期)·宝藏故事》。
深耕诺邓七年,助力古村文化振兴
2013年,一次短期支教后,有感于乡土文化的失落与乡村缺乏内生动力的现状,彭婧与她的伙伴成立了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并由此开始了助力村落文化振兴的七年坚持。
“方志”是地方文化讲述传承的代名词。在乡土文化流逝的今天,团队希望通过“家园一方志”计划,引导“在地青少年”与“返乡青年”这两个关键群体记录家乡文化、讲述家乡故事,产出一系列创意地方刊物、乡土文化读本,为未来乡村培养一批“知乡、爱乡、建乡、守乡”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在这样的理念与思路下,2013年,美丽乡愁乡土教育在诺邓起航;2014年,首个诺邓乡土文化夏令营“我的故事我的家”开幕;2016年9月,《诺邓乡土文化读本》出版;2017年1月,带着读本看家乡——“我的历史我的家”冬令营开启。
2018年,团队探索儿童撬动乡村公共事件、促进村落文化振兴的新模式,成功举办由儿童自主策展组织的“我的未来我的家”诺邓文化展览;2019年,团队为复兴诺邓传统市集,编写《诺邓家园一方志(创刊号)·盐马市集》,同时创立“一诺千集”诺邓文化创意市集品牌,邀请村民下山摆摊,通过社区集市的方式,打造诺邓特色品牌。
在美丽乡愁公益团队的引导下,每年八月都会由古村青少年共创发起一场社区活动,这也成为了诺邓古村的新节日,2020年的宝藏故事讲述会就是新节日的一种创意形式。
多方参与,共话家园宝藏
今年的诺邓新节日,聚焦“家园宝藏”主题,与以往相比,活动有了来自更多角色的深度参与。这一次,美丽乡愁公益团队更深入地走进诺邓的街巷、走访诺邓的村民,从职人、物件、公共空间切入,和古村青少年一起,挖掘并传播宝藏背后的故事。
云龙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伯川与同济大学团委书记陈城为美丽乡愁诺邓古村工作站揭幕,这预示着美丽乡愁会以全新的形式陪伴诺邓、助力诺邓的文化营造,七年的行动探索也将继续生根发芽。
今年,美丽乡愁发起第三季“家园一方志”计划,招募全国各地返乡大学生以“家园宝藏”为切口,梳理家乡文化,编写地方刊物。其中,云龙地方专项由同济学子发起,组建了10余人的团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调研成果。
以此次行动为起点,这群返乡大学生也希望以更持续的形式传承传播云龙文化,做好家乡代言人。于是,他们决定成立云龙县美丽乡愁文化保育志愿服务队。活动现场,陈城为发起人李江授旗。
2018年,古村青少年成立了“美丽乡愁诺邓古村红领巾服务队”。两年来,孩子们为家乡策展览、办市集。今年服务队更新换代、继续启航,已经是第三次参与美丽乡愁活动的杨李娇同学就是服务队的代表之一。云龙县委宣传部长张伯川将聘书颁发给杨李娇,并鼓励她继续传播家乡文化。
创变营期间,美丽乡愁引导员与古村儿童链接了许多村民,倾听了他们对于家园宝藏的心声,形成珍贵视频。活动现场,视频也作为一份特别的礼物献给了所有观众。“宝藏就是诺邓人的古朴精神”“是这里的老建筑老房子”“我的宝藏嘛,就是把文化装进脑子里,然后永远传承”……每一位村民的动情讲述都打动着观者的心。
公益组织、返乡青年、古村青少年、广大村民,还有许许多多关心诺邓的朋友,多股力量在诺邓交汇,又将在诺邓持续奔涌,创造古村更美好的明天。
精彩展演,传播诺邓宝藏故事
创变营课程期间,古村儿童在美丽乡愁引导员的带领下,访谈诺邓劳动者的人生经历,探索老物件沉淀的历史与故事,观察公共空间里居民的交往与活动。在挖掘完宝藏的丰富意蕴后,他们以多元的形式展示宝藏故事。院落展板上儿童共创的《诺邓家园宝藏一方志》、活动现场的精彩表演,彰显着古村青少年的无限创意。
在别出心裁的诺邓职人T台秀中,古村儿童用废弃材料自制服装与劳动工具,展现着诺邓银匠、火腿师傅、老中医等手艺人的职业风采。
戏剧《三崇记》以村民齐心重绘三崇庙佛像的故事为原型,通过孩子们生动的表演,传递着这方土地上村民对公共事务的热情与关切。值得一提的是,往年“诺邓新节日”的老朋友——洞经古乐乐队,在今年首次尝试了分段演奏,为儿童戏剧倾情配乐,两代人一起演出,预示着文化传承的接力。
此外,诺邓宝藏猜谜、儿童诗朗诵《大青树的记忆》,以及云龙籍返乡大学生对《云龙一方志》阶段性成果的分享,都以不同的形式传播了诺邓文化,带给线上线下观众别样的文化体验。
家园宝藏,我们一起守护
展演过后,一场晚间茶话会——“家园宝藏我守护”工作坊热闹地展开了。美丽乡愁的志愿者通过引导村民讨论公共议题,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达成诺邓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共识。
暖黄色的灯光下,诺邓的大朋友、小朋友围桌而坐。一提到家乡值得珍视的宝藏,许多村民的话匣子就打开了。“盐文化是诺邓的根本”“诺邓的古建筑是很重要的宝藏”“作为红领巾服务站的成员,我可以为外来游客讲述诺邓的历史文化。”“老师上学时可以将盐文化讲给小朋友,我们父母可以跟孩子说,孩子到外地上学时再宣传给其他同学,这样诺邓文化就会被更多人知道。”“我们作为外来的公益团队,可以记录、展示诺邓文化。”……交流中,人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诺邓的关系,对于家园宝藏的未来有了更多思考。(图文/同济大学美丽乡愁公益团队)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用故事点亮家乡宝藏,《诺邓家园一方志》成果展暨宝藏故事讲述会举行
相关推荐
- 同济大学这堂特别主题团课的讲台设在武汉方舱医院,约20万名青年学子在线听课
- 2018年度“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风采掠影
- 环同济“四史”学习教育推进会暨同济大学-四平路街道联组学习会举行
- 留校过春节 | 方意心:城市徒步,特别“济忆”
- 传统文化牵手AI,同济设计让进博会上非遗老字号“动”起来
- 同济教授解学芳获批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 同济大学2018国际创业者暑期学校活动结束
- 我校获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丛书
- 我校获批新增“海洋科学”“城市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 三学院联合举办空间信息与工程管理学科交叉论坛,共话“工程管理的交叉、融合、创新、互动”
- 同济大学与中国商飞召开校企合作推进会
- 深化研究生教育评价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 我校举行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10周年暨“同舟共济 巾帼抗疫”主题交流会
- 同济教师发布企业级AI决策系统,以“全息计算”助企业装上“智能大脑”
- 我校代表队在202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中太平洋赛区大学生土木工程竞赛中再创佳绩
- 杨浦区委书记谢坚钢一行来访
- 校领导出席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对接大会,介绍就业帮扶相关经验
- 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创建②∣“带出一支行稳致远的队伍”——记我校附属同济医院门急诊党支部
- 战“疫”关头,同济人在行动!保卫武装党支部守护在防疫第一线!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携手图书馆,开展“四史”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启动经典共读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