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面对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有序推进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们要通过推进建立重点防控与重点推动相统一、积极防控与积极扶持相支撑、分类防控与分类指导相配合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重点防控与重点推动相统一。遵循“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毫不放松地将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抓紧抓实抓细,不断巩固成果、扩大战果。精准防控疫情要抓住重点,加快恢复秩序也要抓好重点,要严控重点地区、明确重点任务、瞄准重点环节、抓住重点时机、实施重点帮扶、强化重点保障,推动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面对复杂形势,疫情防控必须慎终如始,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才能更好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重点地区和重点任务已呈现出新的层次,湖北和武汉的医疗救治和防控任务依然繁重,首都北京的防控形势事关全局,国内其他地区因人员流动和聚集增加而带来的疫情传播和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境外疫情的快速蔓延所带来的输入性风险在加重。切实抓好重点地区的疫情防控,精准推动重点防控任务的落实,加强防控工作中的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不断巩固防控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成绩,将直接关系到疫情防控决战的全面获胜。
面对艰巨任务,经济社会发展亟待有序推进。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的冲击难以避免,从武汉封城到地区之间流动的减弱减缓,一个本应处于动态循坏之中的经济社会,呈现局部停摆态势,生产、流通、消费、贸易等环节均出现“堵点”“断点”,从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受阻,到交通、旅游、餐饮、住宿、娱乐等行业出现停滞,各类企业、各个行业的复工复产效率均呈现降低势头。因此,在科学研判疫情、确保防控到位的条件下,重点推动低风险地区企事业单位尽快复工复产、尽快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推动中风险地区根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推动形成较为稳定的生产链、供应链、流通链、服务链,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由此逐步建立起重点防控与重点推动相统一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积极防控与积极扶持相支撑。在积极防控中促进发展,是应对疫情应有的姿态。要对防控形势作好准确评估和充分准备,增强风险意识与责任担当,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以积极姿态面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强化落细落实各项政策举措,形成信息公开、责任明确、治疗及时、应对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和推动经济社会有序运行的政策保障体系。
疫情来势汹汹,防控高于一切。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强化担当,要尽心尽责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要全力救治、全面防控,要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加强统一指挥、协同作战,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群众积极配合,广大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积极防控疫情的严密大网自铺开以来已取得良好成效。在人员流动和聚集态势逐步增强的下一阶段,既要高度警惕消极松劲心态、麻痹侥幸心理的发生,更要进一步增强防护意识,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积极扩大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以有效防控积极推动经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发展态势的回升。
疫情终将过去,发展时不我待。要坚定信心,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要加强协调国内市场机制的运行、市场主体活力的发挥与宏观政策调控之间的关系,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阶段性减免税费、政府补贴等手段对企业作好积极扶持和引导,不失时机地在疫情防控中发展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激发我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分类防控与分类指导相配合。事实证明,做好科学分类,有助于我们加强对疾病和疫情的细化认识和准确研判,明确疾病及其传播的性质、等级、方式。病情的分类、疫情信息的分类对于准确开展统计、加强政策顶层设计、部署科学研究、指导分层管理、规范管理流程都必不可少,分类也是提高管理质效和走向有序运行的必要途径。
分区分级分类细化责任,加强精准防控。坚决实行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是党中央统筹决策和系统部署的重点内容,做好分类是实行分区分级防控的前提,也是落实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主体责任的依据。通过地区分类、人员分类、风险级别分类,科学促进了对疫情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判断,有效推动了防控措施的分类化和精准化,为提出如何实施在低风险地区“外防输入”,中风险地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高风险地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分区分级分类,是细化落实各方面责任、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可靠抓手,进一步彰显了在科学防治精神指引下的精准施策。
因时因地因势分类指导,推进有序发展。加强疫情防控和促进经济社会有序运行都需要分类指导,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因势而谋,彰显的是直面复杂问题和系统性难题时所必须的实事求是之精神。结合疫情和经济社会形势的阶段性特点,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简单化,不断优化和调整应对策略。疫情防控是一场总体战,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在陆续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坚持分类指导尤其重要,根据疫情防控的阶段性需要和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需要对复工复产的企业做好排序,对各行各业所需要的政策保障做好差异化供给,做到分类防控与分类指导相配合,统筹兼顾、有序推动,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
(作者: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链接:http://www.qstheory.cn/dukan/hqwg/2020-04/09/c_1125827996.htm)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徐蓉:加快建立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
相关推荐
- “三全育人”进行时? | 建设美丽平安校园,基建处助力推进“三全育人”
- 同济大学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冲刺行动”部署会议
- 【解放日报】城市治理变革,关键是补上短板——访同济大学特聘教授诸大建
- 同济高等讲堂第一讲开讲,张文宏教授主讲“传染病、人类与医者”
- 校领导参加思政课集体备课,探讨如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
- 同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建设专家研讨会召开,一批外语学科专家建言献策
- 环境与生态高峰学科兼职教授聘任仪式暨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讲座第二讲举办
- 美国顶尖科学家牵手同济,十余年合作研究结硕果——记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讲座教授Pol D. Spanos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 战“疫”关头!守护申城第一线,同济人在行动
- 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刘岩一行来校调研
- 附属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获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同济学子放歌2019年上海大学生校园歌会
- 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来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调研
- 同济大学联合举办“院校研究与教育评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赴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调研,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2020年“沪滇合作——云南省职业教育师资创新团队培训”开班
- 同济大学牵头完成的31项成果(人)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 法学院全体党员师生深入开展“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