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诸大建:2035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韧性城市,疫情让可持续发展研究有新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上海社科学术界不曾停止思考。“在当前风险社会中,不确定性和风险越来越常态化,城市发展要学会与风险共舞,而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风险管理中获得进步的新发展理念。”29日,作为新成立的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首任当选会长,诸大建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面对疫情,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有了新的方向。
韧性城市:不仅要应急更强调预防
2020年,全球尚处于新一轮疫情发展中,而中国正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节点。按照十九大部署,今年一方面要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另一方面要启动面向2050年的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目标。根据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四大支柱”分别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治理;而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体系,则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诸大建认为,两者的本质是相通的:从全球角度看,中国现代化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也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化和本土化。
诸大建表示,“中国现代化建设呼唤可持续发展研究,而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强化了这样的需求,激发我们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更深入思考。”他介绍,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正是在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等多家科研机构、企业和专家学者的联合发起下,经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科协批准设立的。
事实上,上海2035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了“韧性城市”的概念,“现在我们觉得‘韧性城市’的内容不仅要包含城市生态风险,还要包括传染病等公共卫生风险;不仅要包含重大灾害发生时的应急管理,更要强调城市治理中的事先预防。”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新的研究会将与世界银行开展积极合作,对标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构建上海、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五大卓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知识中心,将五大城市最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系统性总结和跟踪,汇集成册后每年向全球进行发布。
综合智库:红线将散落珠宝串成项链
上海2035年的奋斗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建成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在诸大建眼中,上海在中国维度和世界维度中都是非常独特的城市,是全球可持续发展中一个不可多得的超大城市案例。
“上海承担着国家战略赋予的一系列重大使命,比如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自由贸易区、打造科创板,以及每年召开进博会等。”诸大建认为,这些都是疫情之后上海发展的中长期战略任务,实现这些任务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而上海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就是要用跨学科方法论在其中发挥一点作用。
近年来,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首期会员中,有学者参与了具有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的“一江一河”城市重大更新项目;有学者参与政府有关部门每年编制的《上海手册:21世纪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南》;有学者每年研制发布中国35个省会城市可持续发展绿皮书和中国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蓝皮书;有学者研究被国际认可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并进行认证及应用推广,等等。但在诸大建看来,“这些亮点是散落的珠宝,需要用一根红线串联成项链,让这样的项链变成有集成意义的上海样本、中国故事和国际经验。”
譬如“近水楼台”就是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研究会将搭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精英联盟,共商共计沪苏浙毗邻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及挑战,贡献上海智慧。“希望由此打造出的综合智库,在面向上海、面向长三角、面向中国、面向全球4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发出不可替代的声音。”诸大建说。
(原文链接:https://web.shobserver.com/wxShare/html/230577.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上观新闻】诸大建:2035新一轮总体规划提出韧性城市,疫情让可持续发展研究有新方向
相关推荐
- 上海市委宣传部与同济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
- “对话历史,致敬青春”,百名时代青年讲师轮训暨集体备课开讲
-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为学子讲授“我国经济形势与发展前景”,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 “夯实根基 引领发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主题展”揭幕
- 我校召开本科招生工作2020年总结会暨2021年部署会
- 同济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专题学习会举行
- 学校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 “你们的服务太贴心了!”——图书馆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侧记
- “中国道路”第七课开讲,副校长陈义汉讲述“中国心脏病防治战略”
- 奋斗强国,钢结构里的家国深情——走近同济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 “2018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季”同济大学专场音乐会举行
- 2018“‘蓉漂’人才荟”——走进同济大学系列活动在校举行
- 同济代表参加全俄五人制足球发展论坛
- 毕业学子竞风流④|学成归故里,青春献家乡——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骆礼福
- 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六指导组参加同济大学机关教工第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 东方明珠天线升顶,摩天高楼不断刷新,“同济智慧”助力浦东打造新地标(高层建筑篇)
- “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讨会召开
- 2021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举行,15位教师获“立德树人”荣誉称号
- 同济大学召开疫情防控形势下学生就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 济园春色 等你归来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