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院推出“云享微讲堂—青椒对你说”系列通识讲座,受到新生追捧
“纳米微粒究竟有多大?纳米技术会不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竟然还可以学游戏设计,简直是大爱啊!”“自动驾驶安全性怎样?什么时候可以普及呢?”“听完朱老师这一课,一定还要去故宫好好转转。”……
2月24日,作为新生院“云端学术嘉年华”的重要活动之一,同济大学新生院主办的“云享微讲堂—青椒对你说”线上开讲,开启了新生院通识教育的新模式。同学们在线直播互动热烈,一边听讲一边思考,并及时写下自己的问题或想法,与我校一批多学科的青年才俊进行深入互动。截至3月15日,“云享微讲堂—青椒对你说”已举办三期,共计16场讲座,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
此活动邀请学院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当主播,围绕“纳米技术”“历史建筑”“游戏设计”“色彩美学”“自动驾驶”“创意与创新”“汉字与日本文化”“相对论时空观”“人工智能时代”“抗疫与抗震”“人文学”“电影音响技术”等话题,为同学们带来精彩的通识讲座,让同学们收获轻松愉快的时光,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和牵挂。讲座内容推出后,不少主讲教师被彼此分享的题目所吸引,相互“捧场”,就分享主题作深入交流。在学校正式复学前,此活动还将持续不断地推出。
为跟进了解微讲堂的效果,更好地贴近同学们的需求,新生院针对已开展的微讲堂活动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有来自八大学堂的九百余名同学参与了调查,96.44%的同学对微讲堂给予4-5分(满分5分)的评价。同学们表示,讲座的精彩内容、讲座的开展形式以及主讲人的个人魅力是吸引他们参与的关键,同时还对未来期望听到的一些内容提出了建议,并希望这类活动能够持续办下去。
活动受到了新生们的普遍欢迎。不少同学还在活动后发来长篇邮件,与主讲教师推心置腹,讨论巴黎整体文化风貌的展现和北京老城历史建筑的保护,交流自己的一些学术思考。主讲教师欣然与同学们作交流,展现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对教书育人事业的热爱。
每一期的微讲堂结束后,同学们往往感到意犹未尽,感受良多,纷纷就讲座内容发表感想:
——柳喆俊老师从瘟疫公司这个游戏开始讲起,让同学们一开始就很活跃。我特别喜欢大三学长学姐做的一个关注阅读障碍儿童的游戏,它以一种隐喻的形式让我们以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角去通关,既有趣又让我们对阅读障碍儿童产生了好奇与关心。我想,以后我们是不是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游戏,或者说不只是游戏,而是用游戏引擎这样的技术去做更多有用的事呢?
——从梦幻般粉色的斋浦尔到宁静蓝白色的圣托里尼岛,从射入三棱镜的光到三原色,从大开眼界的视觉效应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色彩设计,林怡老师用贴近生活的趣味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视知觉理论和色彩心理学。“2020年的流行色?”“白金还是蓝黑的裙子?”一个个有趣的例子令同学们惊喜不断,在评论区里不断惊呼神奇!
——你以为故宫只是庄严雄伟的琼楼玉宇吗?你以为故宫只是冷冷清清的文物古迹吗?今天我要说的是,No!短短的一个半小时里,透过朱老师激情昂扬的话语与别具一格的解读,我们第一次站在历史更高的视角俯瞰这座无声的瑰丽卷轴,我们第一次看到这般奔腾不息、与天地共振的气魄,我们第一次认识到这般云卷云舒、潮起潮落的历史变迁,我们第一次真正地体会到中华民族这般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的不竭源泉和无尽魄力!
——我有幸参加了林思劼教授的题为《纳米科技与环境健康》的线上讲座。林思劼教授精彩的讲解使得我对于纳米科技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尽管纳米技术有着许多常规技术不具备的优势,但是我们也不应该盲目发展纳米技术。我们要永远记住,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纳米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不良影响。
——通信工程,在大多数人眼里,无非就是研究怎样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方便、更简洁的一门学科。但王超老师的讲座让我们了解到通信工程的实际内涵和更大作用。通过一个高中学习的简单公式,给我们点明了发明电话的具体细节,使得本来难以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从基本原理到具体实现,从数理知识到人性思考,从传统技术到未来发展,种种知识,浓缩在王老师这短短两小时的深入浅出的演讲中,使人于聆听时全神贯注、于结束后回味无穷。
——我参加了好几场微讲堂,题材广泛,受益匪浅,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胡琪老师分享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汉字与日本文化的渊源”。胡老师贴合实际,从当前疫情切入,分享了汉字与日本文化深层次的关系,让我感受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文化无国界。
在疫情期间,为保障“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新生院将利用在线平台,继“云享微讲堂”之后推出“云听——专业大咖说”,通过一场场“云端学术盛宴”,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其专业素养和创新思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新生院推出“云享微讲堂—青椒对你说”系列通识讲座,受到新生追捧
相关推荐
- 同济学子获2019年度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
- 同济入选全国高校6个前沿科学中心
- 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到马克思主义学院调研
- 同济代表队获第五届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金牌
- 同济大学与嘉定区开展嘉定新城综合交通“1+6”专项研究和校地合作交流
- 我校担任上海市崇明区生态农业科创中心理事会首届理事长单位
- 聆听红色旋律,感悟初心使命,同济大学奏响“丰碑”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音乐会
- 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
- 大型原创舞台剧《同舟共济》精彩上演
- 上海市领导5G连线附属同济医院,考察指导医院对口援助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工作
- 一批对德合作新平台接连宣告成立,同济大学开创对德合作交流新局面
- 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② |让2035为人才培养赋能
- 教育部与上海市签约!加快落实各项教育改革任务,更好推动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
- 【人民网】战“疫”日记:有没有难度都得上,而且只许战胜!
- 校领导出席“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2020年度高端论坛”
- 校领导读书班专题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历史
- 同济大学刘韬教授课题组成果在国际顶级综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综述非水系锂空电池的当前挑战与未来发展路线
- 课程思政②|拓土深耕 木已成林——土木工程学院“重点改革领航学院”建设纪实
- 七连击:张弛研究团队在深紫外/中红外二阶非线性光学晶态材料研究中获系列重要研究进展
- 学校党委启动第八轮巡察工作
新闻公告
- 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同济大学战“疫”一周回望 03-16
- 校领导与师生代表就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座谈交流 03-15
- 全国两会上的同济声音 03-12
- 校领导到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调研 03-11
- 同济大学与中国船舶集团合作交流座谈会举行 03-09
- 同济速度!我们在一起 03-09
- 上海市纪委监委领导来校调研 03-07
高考招生
- 同济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2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0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11年招生章程 08-05
- 同济大学2009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