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开发抗菌蚕丝
本站讯(记者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张雷教授团队成功开发出新型蚕丝,使天然蚕丝具备优异抗菌性能,有望在生物医疗领域发挥重要应用价值。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该项成果已发表于领域权威期刊《美国化学学会可持续化学与工程》。
中国是蚕丝发源地,养蚕缫丝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近年来,蚕丝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逐渐在组织工程、伤口敷料、药物缓释、手术缝合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当前科学家正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由天然蚕丝培育出“改性蚕丝”,以增强蚕丝的力学性能、抗菌性能、抗黄变性等,进一步提高其应用价值。
纳米银具有抗菌能力强、安全性高、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各种抗菌材料,例如抗菌织物和器械。天津大学张雷教授团队利用一系列不同粒径的纳米银颗粒喂食家蚕,研究纳米银颗粒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积累情况。实验结果显示:粒径为50纳米的银颗粒最容易被家蚕摄取和转运,通过肠吸收和淋巴循环进入家蚕体内的量最大,在丝腺和蚕丝中的含量最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通过纳米银喂食改性方法获得的“新型蚕丝”,能够有效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并且热稳定性有所增强,成为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抗菌蚕丝。
“这项研究通过简便的改性方法赋予了天然蚕丝新性质、新功能,提高了其应用价值,也为通过纳米材料获得多功能丝蛋白材料提供了新思路。”张雷教授表示,“我们期待这种抗菌蚕丝能够在生物医疗领域发挥作用。”
(编辑 焦德芳 陈铮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成功开发抗菌蚕丝
相关推荐
- 天津大学组织召开人工智能多学科交叉建设研讨会
- 天津市副市长曹小红调研我校人工智能学院建设情况
- 新华社:青年学子缅怀历史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给广大高校毕业生极大鼓舞
- 央视新闻:王静康:我和我的祖国,最难忘的一瞬间
- 天大人物:追忆张太雷女儿 新四军老战士 天大校友张西蕾
- 科技日报:天津大学携手天津市青年京剧团 把“梨园舞台”搬上“三尺讲台”
- 央视新闻:天津:第四届世界智能大会明日开幕
- 雷锋杂志:全国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 研究中心”在天津大学诞生
- 《神经科学与工程》获批天津市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
- “弘扬爱国精神 献礼七十华诞”——天大师生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 强基计划 | 天大这个专业,聚焦健康中国战略,探索生命奥秘!
- 央广网:天津大学“经彩黔行”实践队“云支教”再出发
- 厦门日报:盈趣科技向天津大学捐赠3.13亿元
- 天津市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揭牌
- 光明日报:未来技术学院承载多重发展期待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揭牌
- 天津日报头版:肩负使命重任 勇登科学高峰
- 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天大明星“海燕”
- 天大学子将“新工科”带到中小学课堂 用思维启蒙助力乡村振兴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