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揭牌
10月25日,以“铸魂育人守初心,立德树人担使命”为主题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及天津市教委高教处处长徐震,卓越联盟“九校”及天津市高校教务部门负责人通过线上线下参会,共议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与举措。会上,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揭牌。
此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精神,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与推广的重要举措。在主题报告中,各教务部门负责人围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资源的供给优化、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耦合机制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予以分享与研讨,就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课程思想教学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作为天津市唯一入选全国15所普通高等教育类课程思政教学的研究示范中心,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集优质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学评价、资源搭建为一体,在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培育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制机制、服务校内外课程思政工作等方面发挥组织、协调与沟通的积极作用,强化示范引领,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将思政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近年来,天津大学扎实推进课程思政整体工作,探索“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工作机制和教学体系,培育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学校通过开展课程思政培训、研讨,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意识,目前,学校已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3人、天津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3人,培育了300余门课程思政校级示范课,其中3门课程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19门课程入选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入选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15部教材入选天津市课程思政优秀教材,初步形成“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格局。在思政教师与专业教师、实践指导教师的共建课程中,有4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获批教育部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获批2020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合力正在形成,育人成效初步显现。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341473/6231508
(编辑 赵晖 全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天津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揭牌
相关推荐
- 金东寒:不负时代 奋斗向前
- 津云:“新冠肺炎”火线指挥官捐献医学奖学金 天大设立“吴琦医学奖学金”
- 战疫云课堂 院士跟你聊双碳与智慧能源
- 中新社:昆虫如何看世界?天津大学研制新型仿生复眼探究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有机二维异质结构的输运性质调控及其微纳器件”青年项目2018年度报告会召开
- 科技日报:破解古建人才匮乏难题,答案在学科交叉融合
- 新华社:十四五·新开局|文明之光
- 天津大学举办“北洋同欢庚子岁 师生奋取幸福年”2020年迎新春师生同乐会
- 中国法院网:天津大学法学院召开“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完善生态环境法制”学生论坛
- 央视《经济半小时》:天大校友企业为全球抗疫贡献力量
- 经济日报:天津建设“芯火”双创基地 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生态 支撑信创产业发展
- 天津日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学校召开2021年夏季学期工作布置会
- 光明网:天津大学开启秋季学期学生返校工作
- 央视新闻:能做人工肌肉、管道机器人:软性机器人实现“模块化”3D打印
- 天津广播:喜讯 | 天大校长金东寒就任国际内燃机学会主席,系中国人首次担任
- 四川日报头版:天府新区三季度25个项目集中开工
- 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 我校召开强化导师育人工作会议
- 城市快报头版:能“72变”的“血管医生” 全球首个液态全柔性智能机器人在天大诞生
- 中国青年报:天大研究生课改:打开学科的“围墙”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