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天大明星“海燕”
本站讯(记者刘晓艳)1月11日下午15:00,天津大学“科技赋能 同心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海燕”水下滑翔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王树新以“海燕:水下滑翔机技术发展与应用”为题,向校内外约千名师生详细介绍了“海燕”的“研究背景与重要意义”“发展方向和主要进展”以及“趋势预测、亟需技术”等。空中课堂第二讲由机械学院院长王天友教授主持。
王树新教授长期从事柔性机构系统及其在海洋装备、医疗装备、制造装备中的工程应用研究。水下滑翔机是实现海洋广域长时和精细化连续观测与探测的有效工具。王树新教授带领团队潜心20年研制的“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已创造下潜深度10619米的世界纪录;实现最长连续运行301天,最远航程历程达5506公里的记录。王树新教授在讲座中从“海燕”的研究意义讲起,生动而鲜活地向师生们讲解了“海燕”的各项“绝活”和其背后的技术创新,并结合团队的科研过程和师生分享了如何将课堂所学与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寻找科研方向的心得。他叮嘱同学们,做科研要认准目标并持之以恒,不能因是否有项目或者盲目追逐热点而改变。
“海燕”的外壳为什么是“黄色”,而不是别的颜色?“海燕”深海遨游,会不会被海洋动物袭击?多台水下滑翔机是如何联合工作的……讲座后,王树新教授认真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
“王老师的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海洋安全的重要性与科技创新的天大力量。疫情阻隔不了知识的传播与精神的传递,不论是坚持精益求精的科研团队,还是面对津城疫情坚守赶赴前线的医护人员志愿者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19级本科生陈煜同学说。
“在王树新院士的线上课堂中,我深深地被‘水下滑翔机’的前沿技术所吸引。虽然疫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学习、科研和生活,但只要我们要沉下心来适应环境,在服从疫情防控安排的同时投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发扬天大人的优良精神品格,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机械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王子珩表示。
编辑刘晓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战疫空中课堂第二讲迎来天大明星“海燕”
相关推荐
- 心路——教育部直属系统老同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访谈第三集:天津大学赵黎明
- 天大喜讯:天津大学再添四个“拔尖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天津教育报:天大师生在国旗下演绎“四史”课堂——纪念“九一八” 汲取奋进力量
- 新京报:让旧砖墙“会说话”,天津大学向宕昌绘制靓起来
- 【三全育人 五育并举】巩金龙:创新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 人民日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名单
- 今晚报: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天大揭牌
- 科技日报:无碳绿氢制取,7名本科生的“双碳”探索
- 中新社:天津大学举办海棠季游园活动 多彩文化活动展现青春风采
- 中国教育新闻网:天津大学:推出暖心举措 守护独居老人
- 教育扶贫点亮成才梦想——天津大学“百万资助计划”启动
- 人民网:“牢记嘱托 天津实践”专题访谈 发挥教育人才智力优势 助推智能科技产业发展
- 全球化视野下大学文化研究第二届天大论坛在天津大学举行
- 天津大学2020新年贺词:初心如炬引航向 使命在肩再出发
- 天大迎战“奥密克戎”的故事
- 天津日报:一堂青春红色大课
- 中国教育报头版:坚定制度自信 建设教育强国
- 人民网:2019毕业季的“最后一课” 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为梦想而奋斗
- 每日新报:2020中国-东盟“向海而学”学生视频大赛圆满落幕(图)
- 著名光纤通信专家杨恩泽先生追思会在天津大学举行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