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重新开放
《今晚报》 2021年06月09日 02版
本报讯(记者史莺)从沧海变成桑田需要历经多长时间?曾经汪洋一片的渤海湾如何一步步退海成陆?形成于约2300年前的古贝壳堤到底长啥样?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昨日重新对公众开放的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里找到答案。
据悉,重新开放的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在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室专家的指导下,对展陈内容和展览方式进行了调整升级,公共服务设施等也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馆内还增设体验区,参观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贝壳外壳上的细胞,了解其“前世今生”等。
“2万年至1.8万年前,全球处于最后一个冰期里最寒冷的时期,当时的海面比现在低130米,海岸线后退至现在的大陆架斜坡处。比如,我们博物馆东侧10千米处是现在的海岸线,但当时的海岸线在博物馆东南约1200米处。大约1.1万年前,冰期结束,气温升高,海平面迅速上升,最远处到达现在的德州-白洋淀-廊坊-唐山一线。后来海水逐渐退去,约1000年前到达现在的位置。”该馆馆长赵永海告诉记者,在沧海桑田漫长的变化过程中,海水曾多次在大陆停顿,而每次停顿都会在渤海湾西岸留下贝壳堤古海岸线遗址,“我们博物馆里展示的就是约2300年至1200年前的第二道贝壳堤古海岸线。”
“贝壳堤是气候、海洋和陆地共同作用下的沧桑变化印记。”记者在现场看到,馆内的宣教老师为参观者详细介绍贝壳标本、贝壳堤演化图表,贝壳堤相关研究等,揭开贝壳堤形成堆积的“谜底”,以及对其实施保护的现实意义。通过遗迹本体展示,不仅为观众还原退海成陆的场景,还让大家在加深与自然亲近感的同时,增强爱护海洋、爱护湿地、爱护古海岸遗迹的意识。
在中国区域内独有的贝壳堤古岸线遗迹上搭建的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是本市乃至全国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为更充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该馆昨日正式加入“天津市自然科学博物馆学会暨京津冀科学教育馆联盟”和“天津全域科普产业(人才)联盟”,并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教学实践基地。
今晚报:http://epaper.jwb.com.cn/jwb/html/2021-06/09/content_15354_4573876.htm
(编辑 刘延俊 陈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今晚报:古林古海岸遗迹博物馆重新开放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2018中英创新对接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0余项 打造全球技术转移“枢纽”
- 光明日报头版:长城全貌将被数字呈现 研究者呼吁加强长城保护和长城文化研究
- “先进空间结构和机构技术联合实验室” 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天津大学举行
- 法制日报:避免人工智能因缺少规矩成为脱缰野马
- 中国科学报:用微生物绘画,天大这场期末考试“出圈”了
- 天津日报:机器人建“群” 看谁最能“聊”?
- 中国青年报头版:一场穿越百年的青春接力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刘彤彤:我的文章写在青藏大地上
- 科技日报:五四青年节,天大学子“有点忙”
- 民主与法制时报:新学院 新法科 新模式 孙佑海谈天津大学法学院发展
- 津云:天津大学研发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 用科技手段防范极限运动灾难事故发生
- 科技日报:含汞体温计“下岗” “接棒”电子产品比想像中靠谱
- 今晚报头版:天津大学,学子们的异乡年,暖!
- 天津日报:“直播带货“哪家强 天大开办训练
- 天津日报:《天大先生谈治学》出版
- 第十届国际医药、化工过程安全技术研讨会(STPCP 2018)圆满召开
- 君子之师 恩泽百年——“学习杨恩泽精神、牢记共产党人使命”主题教育座谈会侧记
- 新型光催化材料问世
- 改变教学环境 改革教学模式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学改革探索
- 关于开展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线上培训的通知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