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天津大学研发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 用科技手段防范极限运动灾难事故发生
津云新闻讯:日前,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灾难医学研究院的科研团队研发了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参赛选手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信号,在科学技术层面解决了特殊环境下急救设备和急救手段缺乏的问题。目前,该系统已通过原理性验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一些极限运动也逐渐成为流行的大众健身运动方式。但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为人们敲响了警钟,特别是近期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越野赛出现的悲剧,引发全社会对体育项目活动安全的关注。
研究人员介绍,其研发的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其检测的生理信号与手机或者卫星相连,可直接传输到大赛组委会体征监测中心,由专业医护人员实时监测掌握选手的心跳、体温等生命体征,以便及时了解选手的身体状况。
据了解,该可穿戴系统由于光学传感器体积小、重量轻,不但可以设计成衣物配饰,也可以设计成护腕等轻便装置,减少对选手运动状态的影响。由于光学传感器的核心元件是光纤,光纤器件具有抗酸、抗外界电磁干扰等优点,能够有效避免汗液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尤其适用于较长时间的运动项目。相较于传统的运动手环,这种设备监测精度高、重量轻、功能全,且更适合极端环境。
同时,可穿戴系统上集成有定位系统和自动搜索功能。其中自动搜索功能基于无线传感器自组网技术,可在一定范围内自动和中控系统组网,用于信号传输。在手机信号缺失的山地环境,当配有搜救系统的救援人员手持移动中控系统,能够方便查询选手的位置信号,以便快速到达被救援人员身边。
而一旦参赛选手的体温和心率产生剧烈变化,远程监测人员一旦观察到选手的体温、心率、呼吸等信号达到危险临界值,会第一时间给出停赛指令,并指导选手进行有效自救。与此同时,及时派出专业救援人员携带救援设备,根据选手的位置信号实施定向救援,在救援的黄金时间内到达选手身边,挽救选手的生命。运用此套系统可以有效避免突发安全事故、维护生命安全,确保参赛者第一时间实施自救和获得救援。(津云新闻记者霍艳华 通讯员贾大功 侯世科 樊毫军)
津云:http://www.tjyun.com/system/2021/05/30/051434452.shtml
(编辑刘晓艳李杰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津云:天津大学研发可穿戴生理信号监测和急救系统 用科技手段防范极限运动灾难事故发生
相关推荐
- 人民政协报:天津大学副校长:父亲一直告诫我,要靠自己,不占公家便宜
- 天津日报:廖国勋到天津大学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激扬青春梦 奋进新征程
- 微言教育:天津大学教授颜晓峰:战“疫”如何彰显中国制度优势和治理优势|战“疫”公开课
- 天津市钢结构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天大召开
- 天津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
- 北京青年报:7个中国人的春节“B计划”
- 天津日报:“红叶季”新创意 写给明天的自己
- 金东寒出席中国内燃机学会八届五次理事会会议暨第二届世界内燃机大会筹备工作会议
- 天津日报:我市大学生版权研究论文荣获全国一等奖
- 中国科技网:“新工科”未来已来
- 人民日报:纪念“九一八” 天大国旗下演绎“四史”课堂
- 中国新闻网:天津一高校与企业研发“意念”打字系统 黑科技让双手解放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举办纪念张太雷同志诞辰123周年活动
- 津云:当一门课浸润青春的色彩
- 天津日报:天津:坚定“四个自信”,切实增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本领
- 2020年秋季学生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集中培训举行
- 天津大学药学院及国际合作团队在《PNAS》上发文报道厌氧菌中两个催化磺酸丙二醇降解的新自由基酶及其生化通路
- 中国化工报: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亟待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视界丨“巴基斯坦年轻人认为,中国是非常成功的国家!”
- 科技日报:新型铁基非晶合金廉价节能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