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天津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近日,科技部批复“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为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国家野外站),这标志着天津市国家野外站建设实现零的突破。
国家野外站是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之一,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由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建设了天津市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020年,科技部面向全国征集建设国家野外站,共有200多家单位申报,经多轮评审,最终69家获批。
该站由天津大学刘丛强院士领衔,汇聚了包括国家杰青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地球科学基础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前列,将打造成为引领我国地球科学原始创新和应用发展的新高地。同时,通过对天津及环渤海地区地球关键带中水—土—气—生物的长期系统观测,和对资源、环境、生态变化规律的持续深入研究,为天津乃至京津冀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绿色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决策建议和科学的解决方案。
人民日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110320/6019789
(编辑 焦德芳 倪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人民日报:天津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相关推荐
- 中国青年报:天津大学打破导师终身制 育人能力成年度必修课
- 金东寒巡视硕士研究生招生远程复试工作
- 王灿教授团队开发基于MXene的新型光催化剂实现安全空气消毒
- 央广网:天津大学系列举措支援附属医院战“疫”
- 人民网:天津大学再添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天津教育报头版:久违了,我亲爱的大学
- 人民网:高校师生眼中的线上“教与学”系列报道②—— “云课堂”如何提升教学效果?一线教师来支招
- 津云:“怕冷”的巴基斯坦小伙儿加入志愿者队伍
- 学校举办小幼医队伍建设及经济运行情况汇报暨专题研讨会
- 赵燕军/王征教授团队开发新型光敏微管抑制剂给药系统用于选择性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 疫情下的化工学院大型仪器测试平台团队:为了“预约在线、测试不断”的承诺
- 每日新报:天大学生党员曹飞霏:青春飞扬 接棒前行
- 《解放军报》: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专家一席谈
- 疫情留校,我们扮靓宿舍快乐生活
- 共“课”时艰:天大云课堂上线,院士开聊“合成生物学”
- 我校在CTTI来源智库增补及优秀成果评选中再获佳绩
- 天津日报头版:我市与教育部携手合作 共同推进五所高校“双一流”建设
- 科技日报:天大学子夺得第八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 中宏网:7位高端智库大咖“云集”中宏论坛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稳中求进”
- 科技日报:新工科建设再升级 天大为学生开通发展快车道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