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发布:坐标“滨城”!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1月15日从市科技局获悉,近日科技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组织填报《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运行实施方案》的通知”,对外公布69个野外站列入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其中我市依托天津大学建设的“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以下简称“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站”)获批,成为我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位于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园区的综合实验楼
据了解,国家野外站是国家科学研究实验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科学、生态与资源科学、农林科学等学科发展必须依赖的基本研究手段和试验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推进新时期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发展,科技部于2019年6月20日发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发展方案(2019-2025)》,遴选新建一批国家野外站。此次市科技局批复由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等单位组织建设天津市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成功进入首批国家野外站择优建设名单。
“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规划示意图
据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环渤海滨海地球关键带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我国第一个滨海关键带野外站。该站汇聚了中科院院士刘丛强等在内的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以位于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为重点研究区,以地球系统科学和关键带理念为指导,在京津冀地区构建“陆-海-气”综合观测网络,通过多圈层、多要素、多尺度系统观测,系统研究滨海地区资源、环境、生态演变规律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技术,将填补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系统监测研究和国际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中滨海地区观测研究的空白,为我国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功能提升、资源开发、重大工程建设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科学依据和应用范式。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科技局将做好该站建设的条件保障,着力提升国家野外站的科学观测和试验研究水平,促进原创性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发挥国家野外站在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知识传播等方面的优势作用。
滨海发布:https://mp.weixin.qq.com/s/Pgv1hvom2sWtQq5RzkBX0Q
(编辑 焦德芳 于丹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大学门户 » 滨海发布:坐标“滨城”!天津市首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建设
相关推荐
- 天津日报头版:天大举办“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主题活动
- 杨贤金:牢记“德、勤、静、精” 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 评论|奋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 天津大学组织学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大会
- “以画过年·2020——年画与年文化特展”为天大校园增添文化亮色
- 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人民要论)
- 科技日报: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 中国教育报:开辟领军人才培养“新赛道”
- 科技日报:张伯礼院士:科技是支撑这次抗疫的中心力量
- 光明网:制止浪费,高校食堂如何出招?
- 学校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学习进行时(三)
- 11月30日校报推介:我校召开大会推进主题教育整改落实、我校“五育”之德育、智育追溯、我校“五育”之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追溯
- 中国经济导报:刘昌俊委员:加强碳中和科普宣传
- 中国经济网:78岁作家冯骥才:文化遗产需从“抢救式保护”到“科学保护”
- 天津卫视《潮天津》:绽放法治之花
- 天津大学研制可高速旋转和泵流的全柔性磁悬浮泵为人工心脏开辟“柔性”发展可能
- 今晚报:欣赏绿色建筑 憧憬未来生活
- 10月15日校报推介:纪念建校125周年特刊——校庆活动纪实 校庆花絮
- 张策教授荣获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杰出服务贡献奖
- 改革网:助力贫困县全县“送医上门” 天大向甘肃宕昌联合捐赠500万元便携式医疗设备
新闻公告
- 津云:看“花”眼!南开赏花指南来啦! 03-16
- 滨城时报头版:滨海新区:栽好梧桐树 引凤来筑巢 03-16
- 天津大学召开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会议 03-15
高考招生
- 天津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6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7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2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3年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11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7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8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
- 天津大学2009年全日制本科招生章程 08-05